劝告孩子别玩手机的文章里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带着6岁的孩子去参加自己工作的时候,孩子喜欢玩手机,于是妈妈就把手机给孩子看。
刚开始,妈妈看起来是个陪玩高手,可是慢慢的妈妈发现孩子玩手机是沉浸在手机里,不管在做什么,都不专心。
妈妈开始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根本就不愿意和自己说话。有时候孩子忙于其他事情,或者是孩子主动提出的一些问题,或者是妈妈一直在忙其他的事情。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这个时候妈妈会感觉到非常的气愤,而且手机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孩子对手机也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这个时候妈妈就会用一些比较粗暴的方式或者是直接的方式去制止孩子继续玩手机。
这个时候孩子根本就不会去思考自己玩手机的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心里会想的是:
为什么我不能玩?为什么妈妈就可以玩?
我为什么不能玩?
而当孩子这样想的时候,父母就会感到非常的心烦,其实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是想玩手机,还是想要学习呢?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有正确的衡量标准。
他反而会觉得父母很尊重他,才会愿意和父母交流,因为孩子会觉得父母很大概率会尊重他的想法,因为父母认为这是在帮助他建立规则。
当孩子每一次都能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孩子真正的想法。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更好的信任感,也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母的爱,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2.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避免“贴标签”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听不进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引导。
父母总是对孩子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觉得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反抗,长大了还得了。因此错过了解孩子的最佳时机,总是一味的打压,不懂得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容易走入“贴标签”的误区。
当孩子做出令我们不满意的行为时,我们总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总是这样不听话。”
于是,孩子在我们的“贴标签”中越来越不听话。
当我们总是用这样的语言伤害孩子的自尊,我们慢慢地就会用这样的语言伤害孩子的自尊,因为每一次伤害孩子的话语,都是在孩子伤口上撒盐。
《少年说》中,有一个初二的女孩,曾向妈妈抱怨自己的学习压力大,而妈妈却回应说:“她成绩排名前十名,还说只是因为压力太大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话里,就像是一个诅咒,在女孩的心里扎进一根根须,时刻都要保持着“我不想长大,长大”的脚本。
3、情绪是家庭的底色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关于女孩的采访。
她说,有一次她和同学争吵,妈妈非但没有责怪她,还说:“要是我有你这样的女儿,早就就把你当成傻子了。”
直到那天晚上,她看到了女孩的遗书,发现她曾多次自杀,而她的遗书最后被撕裂,只剩下了“我的世界”。
遗书中还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每一个孩子,只要她还活着,就有希望她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每个孩子,都是夜空中操纵的天使。
如果父母能把孩子看成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那是值得每个父母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