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准孩子玩手机她就生气,我们可不允许孩子玩手机。
每次看到这样的家庭氛围,一听到孩子玩手机,我们都会说:你就是玩手机惯的!
而往往就是这些父母拿手机就是为了工作、为了陪伴孩子、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给孩子找乐子、给孩子寻找减压。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那么为什么这些父母越不在孩子身边,孩子越是不学习呢?
因为父母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工作上,很少真正花时间陪伴孩子。
于是,孩子就会在家庭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就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罪魁祸首。
甚至有的父母会说,父母从来都不陪孩子,孩子不想跟父母说话,孩子跟父母沟通无趣,就不愿意跟父母说话,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源于家长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
以下这些沟通的方式,很多父母都曾经用过,发现却没什么用,还是粗暴对待孩子,有的孩子还会认为是父母不爱自己,不懂得和父母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更加不愿意跟父母说话,最后就会出现语言暴力沟通的状况。
01
我有个朋友,她跟我说,她家的孩子,小时候很听话,现在竟然不愿意和自己交流了。
在一次聊天时朋友说,她家的孩子不听话,训斥孩子之后,孩子当即回嘴,结果被骂得更凶了,朋友让她一定要揍他。
孩子在训斥完之后,跑回自己房间,重重地关上门,朋友被吓得腿都软了。
其实,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做了错事,而是他们内心压抑了很多情绪,无法发泄出来。
大人总是压抑着自己,其实憋坏了,孩子被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总是闷在心里,憋出不来,就容易积压成疾。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真的有什么事不可理喻的,只是他们想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
压抑太久,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比如:自卑、厌学、暴躁、易怒、孤僻等等。
3
“14岁”是个危险期
英国科学家曾进行过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阶段大脑发育的危险期。
英国研究者对9~35岁的男性成年人进行了调查记录,受试者被要求玩电脑游戏。
通过记录参与者对游戏结果的满意度,科学家对他们每个人的情绪反应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青少年更热衷于能够让他们感到快乐的活动,而不是成天窝在家里,或在网络上逃避现实生活。
因为他们更喜欢有社交的、能够帮助他们应对压力的活动。
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孩子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摆脱对于父母的依赖,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春期叛逆的产生
是孩子对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探索,是他们认识世界、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也是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
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探索期”、“心理断乳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容易冲动,易怒。
所以,家长要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相对应的尊重。
不要一味地严苛指责,只是用平和的心态和语言沟通,让孩子自己学会约束自己。
1、青春期,家长需要“降维”,做好“退位”工作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必须面对的成长过程。
面对身体的发育、成长,很多家长会感到焦躁不安,常常会莫名地感叹:
孩子真的是越大越难管了!
但要说起来,其实孩子叛逆的原因就复杂多变,有的是因为某些事情做得不成熟,有的是因为青春期的到来,有的是因为身体原因,有的是因为内心原因,还有就是其他原因。
家长们都应该找到自己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难处,学会和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相互理解,尽可能地减少与青春期孩子的冲突,而且,孩子的叛逆期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家长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