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对孩子真的都是坏处吗?
其实并不是,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视频,在一个建筑工地,一个大爷看到了一个小孩在玩手机。孩子过去一看,爸爸便上去制止。但是,这个小孩的爸爸却只是让孩子去安静地看着别的东西,理由也很简单:不可以影响别人。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但是,显然钢筋的爸爸却是无视这个孩子的行为,仍然以这个小孩的行为为由,开始没完没了地打扰周围的小朋友,或者是在小女孩脚边玩手机。
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不值得提倡的。而孩子本身的性格,却是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们。
还有这样的事情,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是家长需要注意,在什么时候不可以呢?
一位资深老师表示,不可以简单粗暴的制止,因为制止小女孩的行为,就等同于给小女孩的内心播下暴力的种子,这也是很多父母需要注意的。
01
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说不?
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的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这些话是经常会脱口而出的,如“你怎么又把脏话当成口头禅”“你为什么就不能像谁一样听话呢?”“你怎么老是和我顶嘴呢?”等等这些类似的话,其实都是在否认孩子的情绪,这是不对的。
孩子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孩子有哭闹的情绪,说明他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家长应该及时回应他,帮助他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通过游戏、动画片、故事等方式,有意识的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比如,有些事情,哭闹是不好的。当孩子懂得表达出来,家长也可以用玩具或者故事的形式,启发孩子。
3.给孩子时间
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对孩子表达出来,孩子只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不听话,可以告诉妈妈,如果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不想买玩具,可以直接告诉妈妈,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原来哭闹解决不了问题,以后再想买东西,就会想到先写作业的事了。
4.用其他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并给予孩子正确引导。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不想写作业。家长可以用别的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玩玩具、去游乐场等等,当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后,他就会发现,哭闹解决不了问题。
然后,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现象。可以对自己说,“是的,我很生气,我现在很难过,我需要冷静一下。”等孩子冷静后,我们再来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孩子的坏情绪就会慢慢减少,家长也会发现孩子也会逐渐地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4、以身作则
家长可以以身作则,避免将坏情绪带给孩子。如果孩子的坏情绪难以解决,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先自行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学会处理情绪,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坏情绪中。
比如,孩子因为某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苦恼,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给孩子示范,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家长总是情绪化,孩子也会学会复制这种处理情绪的方式。在这种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学习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形成负面情绪,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平时应该怎么做?
1、稳定自己的情绪
想要把坏情绪压制在一个无害的范围内,首先需要家长能够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孩子的负面情绪所左右。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家长需要及时的发泄出来,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任由孩子的坏情绪不断的在他们的生活中蔓延,直到最后让孩子爆发出来。
2、让孩子学会积极地解决问题
当孩子的情绪被压抑的时候,他们也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去发泄,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逼迫孩子、批评孩子,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我们需要将孩子情绪表达出来,让他们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父母作为“倾听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