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玩手机不想睡觉,不想吃饭,不想和小伙伴们玩,不想学习,不想玩游戏,
各位家长,孩子的情况,每个父母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头疼,不少家长甚至恨铁不成钢,焦虑不安。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总是不能改改?孩子为什么还不能改正?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第一点、孩子要正常的作息,是精气神保障;
第二点、孩子要正常的饮食,是身体营养保障;
第三点、孩子要正常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第四点、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全家人情绪稳定的保障;
第五点,让孩子有边界地使用手机网络,减少孩子受网络毁三观的游戏、视频、小说等影响从而加重心理问题。
以上五点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你认可吗?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电子书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对手机上瘾。
01
手机游戏的诱惑
如今,手机、电脑、电视已经成了每个家庭里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
孩子们沉迷于游戏之中,常常玩得忘乎所以,不亦乐乎。这不仅会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下降,还会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诱发犯罪。
而孩子们因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影响学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让许多人痛心疾首。
孩子为什么会迷恋手机游戏?
1.一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
自制力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它不仅可以用来避免自己不自觉地沉迷其中,也可以抵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
比如当你不想学习时,就玩玩手机;当你不想读书时,就看看书;当你不想工作时,就看看书。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只有在精神上得到自我满足,才能更有能力照顾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这样,等他们长大后,便会渐渐脱离父母的帮助,独自生活。
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唯有自律,才是孩子一生的底气。
一个自律的孩子,即使再难,也会拥有强大的自制力。
而这一份沉淀下来的自律,成就了孩子一生的底气。
因为自律,才有了更高的价值,因为自律,才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02 尊重孩子的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新闻。
杭州有一位父亲,他13岁的儿子沉迷网络游戏,每天4个小时花费1000多元。
这位父亲告诉记者:
他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条件特别好,因为家庭教育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息息相关。
有了孩子后,他把自己的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工作上,就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因为他深知网瘾是不完全正常的,即便是没有网瘾的孩子,也有可能会对上网产生依赖。
因为没有建立好的规则,导致孩子无法无天地接触网络,成为网瘾的奴隶。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
正如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教授所说: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俞敏洪曾说:“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去做不想做的事,而不是催促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一旦发现孩子身上有了网瘾苗头,一定要及时地制止。
要做出改变,及时地纠正。
如果不及时地纠正,就会使孩子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1
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和父母一样,也是在飞速成长。
每天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会在心里记一辈子,这也是孩子对父母最好的印象。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父母经常性严肃、愤怒、否定孩子,经常性批评和指责孩子,孩子慢慢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厌烦的感觉,他们自然也就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了。
其实,孩子还小,很多时候都是愿意和父母沟通的。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又不理解孩子,经常批评指责孩子,孩子就会慢慢地关闭心门,渐渐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封闭起来,到最后可能会演变成叛逆、厌学、抑郁,甚至自残。
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心理承受力太差,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或者没有及时引导孩子,孩子心理可能出现问题。
二、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产生厌烦
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就是学习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