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多小孩子玩手机,而妈妈自己都是一个“手机控”,这是现在许多家庭的常态。
由于家长是手机控,所以不管有什么事,都不想让小孩子碰手机。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心软,觉得手机不应该给孩子玩。
3岁多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手机,极易上瘾。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APP,认真做家务、阅读、运动、家务等。
2.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视频,专心做孩子的榜样。
3.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建议:
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娱乐项目,专心陪伴孩子。
鼓励孩子一起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发现比手机游戏更有趣的事情。
7-12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
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正确做法: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拒给予正确的引导。如通过微信搜索、扣扣或邮件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
2.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3.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可能看了这么多,真正做起来,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如何在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和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间找个平衡点呢?
这些,不妨试着做一下试试:
明确使用的时间
之前,有父母问,孩子玩手机时间已经很久了,不让他玩,就大哭大闹,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家长可以跟孩子说,手机没那么好玩,你也可以玩,但是只有一条底线:使用时间。
比如,有的孩子沉溺于手机游戏,跟父母脱不了干系。
父母可以趁着孩子不注意时,用其他的事物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用玩具吸引孩子,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街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的陪伴不够。
当我们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时,手机就不再是个“玩具”。
孩子的内心也会慢慢发生改变,从手机中寻找乐趣,逐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帮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有的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手机,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兴趣所在,所以才会到手机中寻找。
所以,父母不妨多培养孩子一些兴趣爱好,当他们从手机中寻找到乐趣的时候,就不会再花去沉溺于手机了。
比如,帮助孩子制定规则,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能够让孩子远离手机,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