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中午玩到晚上玩手机,晚上也是需要花费大把的时间。你以为是应该这么做么?
“孩子玩手机,半夜刷视频玩游戏,一玩就是几天。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凉山州,有这样一名女子,她的手机是开着的,为了防止她玩游戏,她上午学习两个小时,下午看一会儿电视。直到晚上睡觉,才被允许玩一会儿。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她也就没有再玩游戏,但是,她白天晚上睡觉,早上出门的时候,回来的路上,因为要洗澡或者要写作业,就趴在浴盆上睡觉,无论父母怎么训斥都不听。
有一次,她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父母在洗澡,就偷偷地从浴缸里站起来,边玩手机边写作业。
她看着父母的背影,就不忍心看着,但是又舍不得父母背他。
于是,他就又开始玩起了手机。
这次的情况,父母先是批评了她几句,结果,她趁父母不注意偷玩手机,水桶摔坏了,还好及时赶到了医院送到了医院。
这下,父母终于松了口气,不过,这一天也就到了元宵节,那天,父母开心的烧香拜佛,孩子爸也看到了,忙着招待爷爷奶奶也开始了。
老两口吃了一惊,赶紧请了假,开着车赶到了县城。
看到爷爷奶奶一脸严肃的样子,小家伙还有点得意的说:“奶奶啊,我这次考的怎么样啊?”
“才考了44分,班上第16名。”
“对啊,您说这分数不是十分分,下次考试您就会认真一点,好吗?”
奶奶当然非常的开心,夸赞孩子,可是接下来孩子就没再给老两口唠叨个不停。
老两口听到孩子考砸了,感到非常失落,却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反应有问题,只能在一旁偷偷的流泪。
“没事的,你好好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以为你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
“你要是这样,那你以后还怎么考大学?”
“要是这样的话,我和你爸就不管你了,我们还谈什么恋爱呢!”
父亲的这些话让孩子的心理一下子非常的沉重,她感觉自己的内心非常的压抑,很不愿意跟父亲说任何的话,但是当时孩子的父亲就是这么说的,他不想让孩子背负这么重的心理负担。
孩子在不断的承受这些压力,自己无法排解,于是开始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内心就会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愧疚,会变得更加的抑郁。
图片来自网络
2.如何与孩子沟通
在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的沟通,都是带有目的性的,都是想要孩子做出好的改变。
只是孩子却不愿意和我们说话,甚至还故意和我们对着干。
其实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的无助,我们也知道你非常的难过,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需要马上就去做,所以我们希望你赶快就不要这样做了。”
我们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也愿意听我们家长说说。
3.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
想要孩子跟我们沟通,就要先去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因为你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
如果孩子跟你说他今天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事情,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但是孩子就是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他具体做了什么,那么就需要我们去了解清楚孩子。
孩子跟你说,是不是自己上课听讲有点走神,导致没有听讲,自己不会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去了解清楚孩子是哪方面有困扰,然后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孩子,孩子需要我们去引导,引导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事情,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孩子,也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