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孩子玩手机免费软件免费软件,有智慧的家长点击关注按钮后点击“蓝字”
孩子喜欢玩手机,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去年九月,12岁的李女士的儿子小彬(化名)在老家上学,手机用的是妈妈淘汰下来的旧手机,更换的是自己用的,并且把手机密码都修改了。今年11月,李女士偶然发现手机支付密码被孩子盗刷了800多元。了解到孩子的游戏账号被自己删除了,小彬表示不愿意上学,“锁了7天”。
山东潍坊的李女士认为,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游戏,花掉了近2000多元,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都被孩子偷偷看到了,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没收、砸了手机,这3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方式维权,不能让孩子知道。”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警方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88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五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做出了严格限制。
既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属于有关规定,那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来规定孩子的游戏时间?为什么会有很多未成年人不惜熬夜、彻夜难眠,高额充值的情况?《通知》怎样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通知》印发后,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孩子的成长?
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后,不少家长表示赞同。
在政策上,在限制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完成一些任务才能继续玩游戏。部分孩子已经慢慢养成了应付式的应对方式,只要被拒绝便立即转身。
然而,对于“防沉迷机制”的运用,多位家长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自己的孩子经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少家长白天把自己的手机放在家里,为了防止孩子打扰,便把手机丢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玩游戏。在这样做法的背后,其实是对孩子游戏监管的缺失,同时也对孩子心理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孩子是需要一定的自控能力的,家长不仅要保证安全,更要做好自我管理,让孩子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网络游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益处”
电子竞技精神是孩子的天性,是所有人的追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在娱乐活动还是在学习生活中,孩子能通过电子竞技精神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要了解孩子的需求,正确引导他们。而不是盲目的限制孩子,并不意味着允许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而是要通过适度的引导和监督,帮助他们正确的使用。
而不是靠吼骂,或者是强行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戒除对电子产品的瘾,反而会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面,长此以往,会更加的沉迷。
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合理的使用电子产品?
1. 家长以身作则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都是受父母影响的,如果父母能够以身作则,不做孩子的“坏榜样”,那么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越来越优秀。孩子在成长中会长时间接触到手机,父母在家里需要尽量少用手机,孩子可以在一旁观看,合理的利用手机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和孩子进行沟通
电子产品虽然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便利的,但是家长也要注意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使用多长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时间计划,完成多长时间的任务。
3. 做好后勤保障
不管工作再忙,家长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与他们一起规划好孩子的时间,保证孩子每天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