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玩手机游戏充值游戏近5万元
河南一名14岁男孩玩手游充值6万元
2月3日,一男孩趁奶奶不备,刷走父母微信里的4万元,刷走1万元。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9月8日,江苏宿迁的一位父亲,发现小孩子在玩游戏,用手机向游戏平台充值了7万元。
……
都在玩游戏,怎么就这么害人?游戏到底对还是不对?有一种说法叫“瘾”?会不会毁了一个孩子?记者近日去采访了游戏行业。
在这些游戏当中,大量的公司每天都在做着“游戏研发”。这些游戏的开发公司招募人只需在游戏产品设计之前,就能对产品进行详细的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就是这些公司的研发是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学习成绩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游戏就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祸害。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最终导致了犯罪,辍学,或者说有暴力倾向,家长们都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
我不认同游戏是精神鸦片
根据了解,身边很多人都把“精神鸦片”这个词纳入到了成瘾性的行列中去,但是随着网络游戏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玩游戏了,“精神鸦片”这个词还是被滥用了。我们知道,互联网是怎么产生的,网络是怎么产生的,网络的开发是怎么产生的,网络是怎么产生的,网络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的生活是怎么形成的。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来,哪怕是成人,也会有手机成瘾。那手机成瘾的根源是什么呢?
手机成瘾
手机成瘾的本质是什么?
我告诉大家,首先,手机成瘾的本质是一个情绪问题,我们要想办法突破这个困境。当一个人深陷在手机成瘾的世界里,就会渐渐自拔,这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
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孩子玩手机背后的真实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应对。
1、玩手机成瘾是为了逃避现实,寻求快乐
孩子沉迷手机,最大的原因是追求幸福,逃避现实。当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和快乐无法流动起来时,孩子只能去手机里寻求。游戏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孩子们能感受到快乐,他们才会去主动关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最终主动关心和关心别人。
2、存在于没有手机的家庭里,孩子有很多时候是在玩游戏,手机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他们玩游戏时,或者是在玩游戏时,往往就只是个完成任务就可以的部分,缺少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有意思的事情,因此容易沉迷于手机。而这些行为都是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内心缺少温暖,自然而然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
3、孩子可能会通过手机游戏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在游戏里,大家不用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存在感,当孩子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时候,就会离开手机游戏,去寻找更多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
4、孩子可能会和家长对抗。有些孩子会以对抗家长为目的,你越让我不去做的事情我越不做,要跟家长对抗到底,有些家长只要看见孩子玩游戏,心里就一阵炸,火冒三丈,就开始唠叨、埋怨,或者打骂孩子。
家长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把孩子与手机的关系闹得很僵,也很难彻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4、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内心,帮助孩子找到更有趣的事情。
除了玩儿游戏,孩子对其他的事物都不感兴趣,那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一些有趣的、能让孩子受用一生的事情。比如,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帮孩子寻找到自信心,一起做一些事情,那么也许这个事情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可关键在于家长的你是否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愿不愿意跟你分享,我们是否能看到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