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孩子玩手机游戏软件
今年的8月1日,杭州少年小亮突然大哭大闹,以拒绝学习为要挟,称自己在家玩游戏被父亲教训。父亲怒不可遏,在凌晨三点,按捺不住,将手机从包里取出递给了小亮。
小亮喝了几口后哭着说自己受不了父亲的这一举动,立马拿起了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民警联系上了小亮父亲,他很生气地对小亮说:“他还是个孩子,他现在的思想都跟我们不一样了。你现在就别把他交给别人了,他有自己的生活。”
父亲愣住了,然后说:“你自己的孩子,自己想办法,你就告诉他,他没有错。”
在父亲的话里,小亮想,他不会拿小亮的成绩去比别人家的孩子,而是把他的“自尊心”转移到小亮身上。
他发现,小亮比较擅长的不是考取高分数,而是通过“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小亮也非常委屈,明明他的成绩没有被大家看到,但父亲并没有看到他的努力。
他说:“我平时明明非常努力,可是就是考不好,是不是我真的学不会呢?”
小亮听到这些话,也不想再辩解了。
如果小亮想要解释自己的问题,可以直接跟父母说:“我真的很累,我不想学了。”
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先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了,只有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了,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只有孩子通过沟通,确认自己的问题,并且承认自己的错误,别人才会更加尊重自己,亲子关系也才会变得更加融洽。
教育专家卢勤曾说:
“12岁前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做父母的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当他们不想理睬我们时,我们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意浓浓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情感滋养”。
孩子天性爱玩手机,可只要你不在他身边,他就会一直玩个不停。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陪伴,自然会把手机当成自己的朋友,也会沉迷手机。
父母在身边,
会促进亲子关系,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来说是人生中最好的礼物。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父母如何提高孩子对手机的控制力,是非常关键的。
孩子的自控力不足,不是手机“诱惑”出来的,而是我们没有重视到孩子内心的需求。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在玩手机时,请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玩?
我们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却让孩子学会玩手机。
我们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却让孩子学会玩手机?
这根本就是说,我们自己对待手机的态度,就决定了孩子对待手机的态度。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禁果效应
”,意思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
孩子天生自控力不足,很多时候,孩子的沉迷与大人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表姐家的孩子,现在4岁了,每天回家就抱着手机,说什么都不听。
表姐说,大人一张嘴就是:小孩不玩手机,小孩不玩手机就好。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爱玩手机的背后,是爱玩手机的父母们在玩手机
有些家长一边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一边自己却在玩手机,这样的教育往往非常不可取。
试想,当孩子环顾着这座美丽的小城,从一望无际的荒原走向开阔眼界,他们还有很多机会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值得他们去探索。
但是,如果家长身在曹营心在汉,嘴上说的都是游戏和小说,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