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戏营销
游戏一度让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
“我什么话也不愿意跟你们说,我就是为你们服务”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有媒体报道,北京商报记者在广州某职业中学对49岁的学生小均(化名)用手机在网络游戏中充值累计3.8万元,其中小均的手机游戏消费达到了6万余元。家长、学校曾试图联系游戏公司,但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往了家附近的网瘾治疗中心。
“这个孩子其实对游戏装备很熟悉,只是没有玩网游投入的心思,和同学关系不好,但我发现他一有时间就会干别的,比如去网吧,或者去同学家玩游戏。”小均母亲向记者介绍,儿子是在高一上学期结束后才发现的,但已经上学期结束了,而且弟弟在读高中。
刘小均告诉记者,弟弟早就经对父母说过一次“不要玩游戏”,而“越不让玩,越想玩”。刘小均的弟弟因玩起游戏来,不仅不听劝,还和父母吵架,甚至还要离家出走。
更有甚者,在父母的强行要求下,男孩才说出了实情。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父母明知道限制孩子玩游戏,但也限制孩子玩,孩子却不能玩?
一、 对孩子玩游戏严防死守,伤害究竟有多大?
1、 孩子会对游戏上瘾,变得暴躁,情绪失控
家长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明明知道禁止孩子玩游戏,也会对孩子玩游戏进行限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反而导致孩子的情绪失控,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玩游戏上瘾,无论父母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变得暴躁,这其实是对父母“权利”的一种挑战。
孩子是不可控的,他们会将父母掐断在他们意识之外,就像是父母意志的死敌,因此更加变本加厉的玩游戏。
只要父母的这种做法,没有跟孩子建立正确的因果关系,那么家长就会选择听之任之,也就不会去努力帮助孩子,所以父母们最好就不要去做了。
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了,结果就是,孩子跟父母产生了对抗,会更加和父母对着干。
我们一定要明白,孩子沉迷游戏,本质上是父母缺少对孩子的理解,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情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就能够明白父母的想法,也能够明白父母的苦心,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更加不会沉迷于游戏。
比如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父母就不能一味地去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叛逆心理越来越严重,要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孩子。
其实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也没有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所以才会对父母产生叛逆心理,但是父母要明白的是,孩子只有经历了才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他们之所以会产生叛逆心理是因为他们渴望被理解和尊重,而父母也要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加以引导,给孩子以健康的心理,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家长应该怎么做
1、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榜样,并且给予孩子一定的正确的引导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努力的学习,更好的生活,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时间长了,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为父母在拿孩子和别人进行攀比的时候,父母的这种行为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那么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变得不爱学习,或者是不爱动脑筋想这个问题,毕竟,自己的父母也不可能会在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攀比。
2、孩子之间要多和睦相处
父母总是会不想让孩子有存在感,但其实孩子们之间的相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父母和睦相处的,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付出很多,并且将对孩子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对父母的好感会更加的浓烈,所以,在孩子们之间的相处,父母一定要多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