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玩手机和父母打架的孩子
“如果他们生气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好好和父母说话,而是骂父母。”
“妈妈打我,我也打他。”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我跟他说,我不行的,我要不理他,不要他。”
你家孩子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你在他的面前吵过架吗?
“爸爸,别吵了,我在看电视!”
“好了,别吵了!”
“马上就要考试了,先复习好吗?”
“今天考试怎么样?还考得不好!”
这些气话在家长身上真是不陌生,如果您不在家,孩子也经常这样,怎么办?
可是,有些家长对此反而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只要听话照做就可以了。
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反而比孩子还要焦虑,其实,家长们应该这样来看待:
1
家长对成绩的关注,导致了对孩子的考前焦虑
考试临近,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现象。
这几天,特别常见的一个新闻。
6月的一天,辽宁葫芦岛,一个上六年级的女孩在网上发布会,题目是《如何给孩子提分》。
结果,发布会结束,有些孩子还没考到,家长就开始焦虑了,觉得自己的孩子平时成绩怎么怎么样,这次考得怎么样,还要不要排名,我怎么没看出来你的努力?
其实,这种焦虑,并不是家长的错,而是家长对成绩的关注。
成绩本身并不代表孩子的一切,而家长在对待成绩的态度上,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对待成绩。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一个孩子,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短板,他才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孩子的自信心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孩子的一生都在不断完善、更新。
父母要做的,是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放大镜去发现和欣赏自己的孩子。
我们生孩子,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
我们只有不断的超越别人,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要努力的奔跑,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我们要带着孩子成长的速度去追,千万不要让孩子用一生去偿还无尽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