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简介范文(感情简介)

什么是感情?这是一个探讨几千年的话题,在这里我会简单做一个解析。

感情分为正向认知,逆向认知和偏离认知。感情是由自身出发通过行为来证明自我,由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组成。感情可以单向存在也可以双向存在。正向认知就是保持自我的单向独立性,主动进行双向联结。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感情,一个在外工作的男人回家看望父母,母亲准备了一桌子男人爱吃的菜。当这个男人开始吃这顿饭的时候,母子之间的感情联结就已经成立了。当这个男人端起饭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了,就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顿饭。有饭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个母亲自己是个儿子,身为儿子就要证明母亲的作用与价值,这就是儿子这个身份的意义。所以饭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吃这顿饭让母亲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对于母亲来说自己会做这顿饭是因为自己有个儿子自己是个母亲。通过做这顿饭来证明自己身为母亲的身份和价值,这顿饭是为儿子做的就证明了儿子的价值。这就是感情存在的意义,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赋予了独属于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这两个人的身份是独属于自己的没有任何标签,不会因为任何原因产生改变。

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是自我认知的基础,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从我是谁开始的。感情就是不断的自我证明来明确定义自己的锚,既可以单向存在,也可以双向存在。比如说同样是母子关系,孩子小的时候对母亲的付出没有那么多回馈,但是对于母亲来说跟孩子的感情关系依然成立。

通过对别人的付出来证明自己是谁这就是正向的感情认知,能正确理解感情的人大多不会因为别人的离开和否定让自己陷入痛苦中。因为他们能理解自己为别人做的一切都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永远都能把握主动,所以正向的感情认知能够避免无谓的痛苦时刻保持爱人的能力,对别人好或者关爱别人有没有回报都是无所谓的,有回报更好没有也行,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运转。

正向的感情认知是完全自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证明自我。但是感情认知偏离就会带来各种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认知偏离。感情认知偏离有三个类别,每个类别都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表现各不相同。

第一个类别就是:内向偏离,把证明自我价值与意义定义为获得,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自己能够获得多少关爱,无人关心没人在意的话就会认为人生没有意义。长期陷入自艾自怨的状态中,套用佛学里的概念就是怨憎悔。

怨憎会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表现。内向型的怨憎会逻辑链接通常是,怨自己得到的不够多,憎恶自己不够优秀,然后给别人找理由。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低自尊偏执型人格,长期陷入严重的自我贬低,一旦获得一点肯定又会变的盲目自大。日常表现就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自己已经有的就会死抓着不放。外向型的怨憎会表现与内向型刚好相反,怨别人给我的不够多,憎恶比自己拥有更多的人,然后给自己找理由。在心理学上属于一种自私索取型人格,经常找各种理由让别人为自己付出,日常表现就是断章取义假话连篇。这两种人格看似相反实际上本质相同,都是把人生定义成了获得,内向型的怨憎会在对待自己和亲人的时候非常小气和吝啬,对待外部欺压的时候无原则的忍让,自己的付出有一点点回馈就会念念不忘。外向型的怨憎会对待自己格外的宽容和大方,对待亲人能说会道谎话连篇,本质上极其自私和刻薄,很擅长用说谎来包装自己,在这种人格的心里错的永远都是别人。内向型的怨憎会经常会纵容别人的恶,给作恶者找理由;外向型的怨憎会经常纵容自己的恶,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

感情认知的第二种偏移是:平衡性偏移,这种偏移的特点是把付出与回报等值,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有回报的付出。这一类的认知偏移通常更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有价值,相比于付出更在意回报,用佛学的概念来说就是求不得,求不得也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

内向型的求不得首先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对身边的人也有相应的要求,经常会因为自己身边的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感到失落。在心理学上的表现就是控制型人格,在这种人格主导下通常表现大多强势霸道,经常因为小事数落别人,总是感觉身边的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让自己失望,长期处在人生不如意的状态。外向型求不得的逻辑原理在于量入为出,每一次的主动付出总要先估量收获,每一次的被动收获总要估量自己是否能够给与回报。在心理学上的表现就是公正型人格,通常表现大多原则性极强,是非分明恩怨两清,经常指责身边的人给出的回报不够。对身边的人和事非常敏感,常常看到种种不公正却又无力改变,很容易陷入自我压抑状态。在求不得的困境里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都会用自己片面的标准去要求身边的人,符合自己标准了就会偏爱。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会冷漠对待,总是因为别人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失落。

感情认知的第三种偏离是:外向型偏移,这种偏移的特点是把人生定义为付出,把自我价值定义为付出了多少,相比于收获更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获得了肯定。用佛学的概念来说就是爱别离,爱别离同样也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表现。

内向型的爱别离是以个人自我追求为映射,执迷于成为什么人。在心理学上的表现就是强迫型人格,通常都是先预设一个虚拟的自我,然后强迫性的朝这个自我靠近,通常表现就是个人崇拜、信仰狂热、自我迷恋、执着于使命感。表现非常多样化,基本原理就是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某种使命,难以自控的去执行比如说:不顾一切的追星:通常是先假定自己对喜爱的名人非常重要,然后不顾一切的去发挥自己的重要性。热衷于理念传播:通过传播理念来认定自我价值,接受的人越多自我价值感就越强,宗教传播、环保理念、动物保护等都有很多这一类偏离。过度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对自己的形象上追求完美,无法接受自身缺陷或者不完美的地方。极度宠溺孩子的父母:执着于父母的责任感,尽可能多的为孩子付出。内向型的爱别离经常会陷入偏执状态,经常因为别人不理解不接受而痛苦。外向型的爱别离是以追求自我成就为人生意义,执迷于自己获得了什么成就。在心理学上的表现就是理想型人格,通常表现就是设定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人生的一切都以这个目标为主,以实现这个目标为人生最高追求。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理想化的艺术家、文学家、学者、执着于某项技艺的人、哲学家、诗人等,这种人格最大问题就是过度的自我肯定,完全忽略掉周边人的感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总认为自己的理想更重要,自己是否重要都毫不在意。与内向型的爱别离刚好相反,他们往往给自己身边的人带来痛苦,而他们自己却并不在意自己制造的问题。这一类偏离自己感受到的痛苦就是怀才不遇,总是觉得世界都在针对自己。

这六种偏离再结合精神需求本身会产生三类认知干扰,用佛学的概念来理解就是:贪、嗔、痴,在佛学里称之为三毒。怨憎会产生的就是贪,内向型的怨憎会贪的已经有的和眼前可以获得的,很难接受失去什么。比如说对待金钱的态度,在付出金钱以前会多方考量,付出了以后就会念念不忘;在对待伴侣的时候可以无地线的忍受对方,只要求对方不离开自己。这就是内向型的贪,对已经拥有的无论好坏都不放手,无法接受失去的风险,根源上还是在于不确定自己还能再拥有,经常陷于怎么才能不失去的愁苦当中。外向型的怨憎会贪的自己想要而没有的,很难接受自己没有什么,对于已经拥有的却又毫不珍惜。同样对待金钱的态度,外向型的怨憎会通常都是不择手段的包装自己,通过撒谎、伪装、奉承等手段接近能为自己带来财富的人,赚到钱了又会毫无节制然后再不断的重复,赌徒大多都属于这一类。对待伴侣大多都是哄骗欺诈为主,只在意伴侣有没有离开自己,只愿意以极少的付出保证对方不离开自己就行。外向型的贪对于已经拥有的只要能替换就会毫不犹豫的换掉,不能替换的就会以极低的付出成本保证不失去,能够承受失去的风险却经常陷于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的困境里。

求不得产生的就是嗔,嗔是一种怒而不发,怨而不出的状态。内向型的求不得通常都是内怨自己外怒于人,先怨自己能力不足或者遇人不淑,常常因为别人的小错而暴怒,情绪发泄完了也不愿意低头。一生之中为别人做了很多却很难收获感激,而这种逆向反馈又会加强嗔的状态,长期困在人生不如意的情绪里无法释怀。外向型的求不得是内怒于己外怨于人,向内愤怒于自身境遇不好或者社会不公,经常因为自己不愿意为别人付出,所以拒绝别人的好意,日常表现就是恩怨分明不欠人情,一生之中是非分明却又让人感觉不近人情。因为人情淡漠受到指责后又会加强嗔的状态,越发觉得世道不公长期困在愤世嫉俗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爱别离产生的就是痴,痴是是一种有我无人,不容反驳的状态。内向型的爱别离只允许自己的意志覆盖给别人,不允许别人反驳,也很难接受别人的不领情。总是用一种强势的态度要求别人顺从自己,总是用一种我是为你好的态度行动,一旦自己的好意不被接受就会出现种种极端情绪。一生所做的种种付出都会变成别人的压力,经常陷入情绪对抗的困境里。外向型的爱别离与内向型刚好相反,能够接受别人的反驳,但是接受反驳后会更加执着的证明自己。不在乎他人的不认可只在乎能理解自己的人,大半生都活在自己构建的精神世界里,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冲突就会认为现实世界出了问题,经常困在脱离现实的孤芳自赏中寻求理解。

在认知偏离的情况下一个人身上三种偏离都会同时存在,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就以我们中国人最常用辈分来划分理解;如果对待父母是内向型的怨憎会,就会埋怨从父母哪里获得的不够多;那在对待平辈或者兄弟姐妹的时候大多表现的都是外向型的求不得,就是自己不想为别人付出什么别人也不要对自己要求太多,互不相欠就好;对待孩子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内向型的爱别离,为孩子付出一切并且不允许孩子反驳。如果对待父母是外向型的怨憎会,就会花言巧语从父母哪里骗取资源,对待朋友和兄弟姐妹的时候又会转变成内向型的求不得,不在意自己吃亏却又总对他们失望,对待子女的时候又会转变成外向型的爱别离,不断的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待父母是内向型的求不得,就会父母面前要强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忍受父母的不公,对待兄弟姐妹和朋友又会表现出外向型的爱别离,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兄弟姐妹们安排却经常不被理解和接受,对待子女的时候却又变成了内向型的怨憎会,总是认为自己辛苦养大的子女不能给自己提供帮助;对待父母是外向型求不得,就会在父母面前只尽本分界限清晰,对待自己的伴侣或者关系亲密的平辈就会表现出内向型爱别离,为别人做很多却又不允许拒绝,对待子女却又变成了外向型的怨憎会,总是哄骗子女为自己做事对子女承诺很多却很少兑现。

对待父母是内向型的爱别离,就会要求父母按照自己的意志走,不在意父母的切身感受只在意自己是否尽到责任;对待同辈或者兄弟姐妹的时候又会转变成内向型的怨憎会,总是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同辈人的关照;对待子女的时候又会转变成外向型的求不得,子女能够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取决于子女能为自己做什么。对待父母是外向型的爱别离,就会就觉得父母不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且无法理解自己;对待兄弟姐妹或者朋友就会表现出外向型的怨憎会,总认为他们拥有的比自己更多更好,很擅长在朋友面前包装自己美化自己的形象;对待孩子的时候又会转变成内向型的求不得,总觉得自己为人父母该尽到的责任都尽到了,但是孩子却总让自己失望。

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又会影响到子女的成长,在心理学上来说主要是主人格的塑造。这种塑造分为继承性和交叉性两种表现,继承性的主要表现就是观念上的直接复制,比如说父母从小对孩子的影响是外向型的求不得,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不断的为父母做什么来交换更多,那么在长大以后对待父母的态度就会变成内向型的爱别离;如果父母对待孩子是内向型的求不得,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能察觉到自己不管怎么做都无法让父母满意,等到孩子长大后对父母也会是外向型的爱别离。对待孩子是外向型的怨憎会,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的不守承诺,在长大以后对待父母就会转变成外向型的求不得;对待孩子是内向型的怨憎会,孩子会在成长当中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长大以后会对待父母会转变成内向型求不得;对待孩子是内向型的爱别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被否定和接受父母的安排,长大以后对父母就转移成了内向型的怨憎会;对待孩子是外向型的爱别离,那么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迎合父母的精神世界从而学会编织谎言,长大后对待父母就会转变为外向型的怨憎会。

交叉性的表现与继承性完全相反,外在表现就是对父母的叛逆,通常表现就是父母如何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父母,日常表现就是对同一事物与父母的意见截然相反。比如说父母对待孩子是外向型求不得,那么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以外向型求不得来对待父母,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与父母讨价还价经常因为意见相左引发矛盾,成年以后继承这一习惯就会出现与父辈完全相反的行为风格。父母对待孩子是内向型求不得,孩子也以同样态度应对就会出现表面和谐内在疏远,各尽各的义务却又经常因为小事互相发泄情绪,表面上两代人性格一样但是处世风格却又完全不同;父母对待孩子是内向型的爱别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以爱别离来应对父母,那么在孩子成年以后会形成一种极为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就会出现帮亲不帮理的现象彼此偏袒;父母对待孩子是外向型的爱别离,孩子学会了以后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然后与父母对抗,家庭关系上保持着孤傲的尊重,却又彼此极为执拗的要向对方证明自己并且寻求认可;父母对待孩子是内向型的怨憎会,孩子也学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父母,长大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积怨彼此反目总认为对方有错;父母对待孩子是外向型怨憎会,孩子也学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父母,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与父母维持表面和谐却又互相欺诈,彼此之间互相提放缺乏信任感。其他表现与前面说明大致相同,同一类别的偏离一旦内外两种特征同时出现就会引发心理疾病。

偏离的感情认知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偏离的认知会从根子上干扰到人的判断力。内向型的怨憎会在感情纠葛的时候,会给别人的错误找理由,在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会对能得到的利益死抓着不放,并且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所求不多。外向型的怨憎会在感情纠葛上会把所有责任推给对方,不断的给自己找理由,在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会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别人上当了就说对方笨不怪自己。内向型的求不得在感情纠葛的时候,会一边纵容一边说教最后又会因为别人不改正而愤怒,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会在明面上让步背地里却又不择手段的弥补损失。外向型的求不得在发生感情纠葛的时候,会一笔一笔算的非常清楚锱铢必较,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会不顾一切的正面交锋即便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内向型的爱别离在感情纠葛中,会无限制的包容却固执己见哪怕被误解也不会改变,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会自私又偏执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永不认错。外向型的爱别离在感情纠葛的时候,会不断的抬高自己贬低对方不断的举例说明自己的容忍力,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大多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煽动舆论寻求社会公义的帮助。

正确的感情认知既不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也不需要计较自己的付出是不是值得,更不需要别人或者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人所做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生命中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告诉自己“我是谁”,在中国古人的概念里把感情称之为“精”,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证明自我,体会自己是谁就是古人所说的养精。正确的体会感情理解自我的价值与意义是长寿的唯一有效方法,比如说从家庭生活的琐碎当中体会自我就是最常见的养精的方法,有些老年人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家务,他们在做这些的时候没有任何负面情绪,为家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看到自己的付出产生了实际作用,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理解了自己对于身边的家人和家庭环境有什么意义。这种自我肯定和认同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根本动力,一个做饭的厨师看到食客把自己做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从中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劳动的价值获得了认可,清晰的知道了自己是一个做饭很好吃的厨师;一个医生认真的为一个病人诊治,明白了病因并且提供了治疗方案最后病人反馈的效果很好,对于医生来说自己的付出获得了认可,清晰的知道了自己作为一个医生可以为别人解除病痛;一个老师每天都在给学生上课教授知识,学生们掌握了自己传授的知识对于老师来讲就是最大的肯定,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清楚的感受到自己作为老师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无论是事业还是日常生活都可以让人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可替代性;一个老师看着一群学生从懵懂无知到学会了很多知识,老师很清楚自己不教也会有别人教,但是对于眼前这一群自己亲手教出来学生来说自己的作用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感受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要去感受自己的存在就要正确的理解:任何付出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放下对别人妄求则一切都会回到本来。

感情认知正确后就能明白哲学三问里第一问:我是谁?。佛学里称之为“菩提心”,儒学里称之为”本心“。心正才能排除干扰明白什么是慈悲,什么是仁义。为别人付出对人产生实际有效的帮助是“仁慈”,不干扰别人做自己始终保持尊重是“悲”是“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日 上午9:38
下一篇 2022年5月1日 上午10: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