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大家讲到“肥人多痰湿”,中医所指的肥人一般为肥胖之人或容易发胖的人。通常,他们体内的津液代谢不够畅通,容易产生痰湿,泛溢肌肤或停滞体内,从而形成肥胖。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问题也成为很多人的苦恼。但是有人为胖发愁,也有人为瘦发愁。
瘦人多火
有的时候,体态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体质,中医典籍中常常提到的“肥人多湿,瘦人多火”,就正是说明了人们的某些体质特征。我们的体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身体内水湿的情况。
中医认为,人体内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不运化,就会产生痰湿,因此,有“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痰湿停阻在人体内无异于废物,会进一步影响脏腑经络功能,所以,肥胖会引起各种疾病。同时,脾虚还会使人气血不足,所以,肥人常见怠惰乏力,皮肤白却缺乏光泽等虚象。
瘦人多火,因为体内湿气偏少,而呈现一种“燥”的状态。有的瘦人吃得也很多,可就是不长胖,这种人往往阳气偏亢,体内火旺。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火为阳,水为阴,如果阳气过剩,就容易阴虚水少。这类人通常属于肾阴虚水少,因而就会相对的阳气过盛,内热不断而引起上火。阴虚水少的人通常显得缺乏滋润,形体不充而瘦削,筋骨关节不柔软。
《医原》中指出:“内燥起于肺、胃、肾,胃为重,肾为尤重”。盖肺为敷布精液之源,胃为生化精液之本,肾又为敷布生化之根柢。”内燥以肾为枢纽,肾阴亏虚则津液内涸而化燥,进一步耗伤津液。由于阴液亏损,久之阴虚火旺,化热伤阴,伤津燥液。
有的人天生就是这种阴虚火旺的体质,但也有些人是因为后天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比如爱吃辣椒、爱喝酒,这种饮食习惯容易让人产生燥热,造成阴虚。还有的人爱熬夜,这也会损伤阴津。这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本来需要一锅热水, 可体内的“火”太大了,水被烧得就剩了一半,这样身体所需水液不够,人就容易因此产生内热而上火。
肥人要健脾去湿,瘦人要滋阴养肾
有人说,胖是因为脾胃好,营养吸收得好。其实,恰恰相反,胖人不一定脾胃好,反倒是因为整个代谢出了问题才导致了肥胖。脾主运化,它负责输送营养物质,把没有营养的物质丢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保持正常的体态。如果脾虚了,身体内的津液代谢不通畅,就容易积在身体里产生痰湿,当这些湿邪泛溢,就会引起肥胖。
而人瘦也并非代表着健康。瘦人多火,也分虚实。实火的人,火热容易耗伤津液,津液不足,那么就是燥,筋肉肌肤失去津液的濡养,生长能力不足,自然就瘦了。虚火的人,往往先有肝肾阴液的亏耗,阴亏不能制阳,阳气就要外张,这是虚火。《形色外诊简摩》记载“瘦人者……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这类人在内火的消耗机体的情况下,往往怎么吃都吃不胖,可见消瘦、关节不灵活、烦躁失眠、眼睛口腔干涩、小便发黄等等。
其实“瘦人多火”的说法只说出了瘦人体质的一半特征,瘦人体质特征的另一部分是瘦人往往存在血虚、阴虚的情况。所谓的“瘦人”同样是通过望诊来判断的,即看起来形体消瘦,体型不够丰满。阴血虚主要有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心悸、肢体麻木等症状,还有面色萎黄或白皙、指甲或唇色淡白、脉细弱无力、舌淡等体征。如果是阴虚火旺则有五心烦热、咽燥口干、急躁易怒、盗汗等症状,以及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体征。
因此,瘦人应该补中益气、滋阴养肾。生活紧张、压力过大、失眠、房事不节、过度劳动而劳伤筋骨关节腰背都不利保养肝肾、养护阴气。可适当多吃一些滋阴益气的食物。“静能生水”,安静下来,修身养性,保证充足的睡眠,内热上火也会逐渐平息。
当然,肥人多湿、瘦人多火只是从临床经验上的一个大概判断,有的瘦人可能也有湿邪,肥人也可能有火,到底是要滋阴还是要祛湿,还要根据个人情况并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