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遗传,很多人都会认为孩子的身高、长相、乃至智力受到父母的影响很大。如果说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很大,很多人就会产生怀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同样的育儿问题,不同父母就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反应,给孩子自然也不尽相同,也就养出了不同性格的孩子。
上世纪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鲍姆莱德研究几千个家庭发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直到三十年后,麦克毕和马丁在他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第四种教养方式。他们认为,所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放任型、权威型、恩威型和忽略型四种,而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养出不同性格的孩子,我把这个研究称为性格遗传。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哪几种?
1、权威型
这类父母对于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制定的规矩也很多。他们在制定目标和规矩的时候,从不和孩子协商。一旦孩子犯错,他们就会严厉惩罚,从不给孩子任何指导和解释的机会。
研究发现,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学习和工作可能会很优秀。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内心缺乏安全感,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较差,工作和生活并不快乐。
2、恩威型
这类父母介于放任和权威类型之间,他们也会给孩子定目标设规矩。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在设定目标时会和孩子商量,制定规矩时会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即使孩子犯错了,他们用引导来代替处罚。
这种父母很清楚,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指导,惩罚和制度仅仅是辅助手段,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终目标。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最快乐,他们做事有目标、独立性很强,积极主动,能与人合作,有较强的责任感。
3、放任型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自然就会得到父母全部的爱,甚至毫无底线的爱。这类型的父母对孩子基本上没有要求,当然也不会树立任何规矩。他们会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所有的感受和冲动,对孩子的行为不闻不问。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熊孩子。这类孩子性格特点是脾气暴躁易冲动,缺乏控制,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性和成就感较差。
4、忽略型
这类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可以,对于孩子的陪伴和指导少得可怜。他们不是忙于事业,无暇照顾孩子,就是把孩子丢给老人。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年幼时就会脾气暴躁,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上学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比较差。
现在,大多数的父母属于放任型的父母,也就是溺爱型的父母,所以才有了十几岁的孩子在景区踢踹仙人掌,6岁男孩偷看女厕所的事件,而家长给出的解释也出奇地相似——“他还是个孩子”。
我想告诉这些父母:如果父母替孩子承担的太多,剥夺了孩子尝试和体验的机会,他永远不会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孩子就没有自理能力。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什么是失败。一旦离开父母就寸步难行,既害怕失败,又担心被人看不起,最终陷入恐惧和忧虑之中。我相信,这肯定不是你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