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多爸有一期视频,聊得是“纵然很多父母拼尽全力,孩子依旧终将平凡”,这个话题,激发家长老铁们高达七千条激烈的讨论,其中最高赞的评论是:“接受平凡,但不放弃努力!”这是非常智慧的家长,放平心态,敢于亮剑!
不过亮剑要看怎么亮,我看过很多父母剑是亮了,结果挥错了地方!例如像明星马伊琍都栽过大坑,她就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她逼女儿认数字,结果女儿被逼哭了,留下深深的阴影,从此之后看见那本书就害怕。马伊琍在微博里坦承道:“为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后悔!”
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本领,未来才能适应这个激烈竞争得社会,所以很多父母早早就开始教孩子十八般武艺!
但实际上,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如果在孩子能力没达到相应的水平之前,逼着他去拔苗助长,只会让孩子对这件事产生厌烦,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今天多爸就聊聊3-6岁,过早逼迫孩子做的五大育儿坑!
3岁前,别硬逼孩子算数、加减法
因为这对还没有抽象思维得孩子太难了,容易导致过早讨厌数学
孩子的思维发展轨迹是:
先动作思维,再形象思维,最后抽象思维!
但3岁以前的孩子显然还不具备抽象思维。例如5个苹果和“5”这个数字符号有啥关系,孩子就不理解,更加没办法理解数字的的顺序和排列。
这个阶段得孩子,所谓的会数数,基本都是死记硬背,而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
3岁前,多爸建议:
这个阶段,多先建立图像思维,比如让他比较两个西瓜,哪个大哪个小,他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多看图画书!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事物,让他们去感知数学,他们更容易理解。
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让他们去分配、排列、观察,更容易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起数理思维!
3岁前,别逼孩子认字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过:
让孩子提早认字,或者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书的习惯,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则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
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认字早不等于学习好。决定学习好坏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不是[提前学习]。因此不要强迫孩子3岁前认字。
3岁前,多爸建议:
正常来说孩子普遍在4到5岁左右出现,对文字的认知理解会上一个新台阶。在这个阶段还未来之前,多陪孩子一起讲故事、读绘本,丰富孩子的词汇,或者多讨论一下故事情节,这些都比早识字更有意义。
4岁前,别逼孩子学琴
太小的宝宝是不适合学乐器的(包括钢琴,吉他,小提琴等等),因为要学习这些乐器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例如:
1)最起码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
2)对音乐要有感知能力,例如能区分出音乐的高音、音色、节拍等等;
3)更重要的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上述三项,太难为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乐,太早逼孩子学琴,孩子极其容易挫败。
4岁前,多爸建议:
多给孩子做音乐熏听,各种智能ai机器人,包括大人经常唱歌给孩子听,家长有条件的话给孩子弹琴,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美和弹琴的快乐,这种其乐融融的映像,会激发出孩子对音乐的热爱,这才是关键!
5岁前,别逼孩子写字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写字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它是一项手,眼,脑高度配合的工作,对于5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其复杂程度不亚于让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照着菜谱去做顿美味佳肴!
如果你非要逼孩子写字,孩子做不到,他就容易产生挫败感,慢慢对写字感到厌烦。然后你再神补刀一句:为什么这么简单都不会?接下来,请自行接纳这个不自信的宝宝!
5岁前,多爸建议:
用鼓励涂鸦,来替代写字:5岁以前,孩子特别喜欢涂画,父母可以为宝宝提供丰富的涂鸦材料,让孩子充分的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去认识这个有趣的世界,这非常有助于锻炼宝宝的想象力,同时家长还可以拍下孩子的作品,让孩子不断的有成就感,对写写画画产生浓厚兴趣!
6岁前,别逼孩子“画得像”
上面说到涂鸦,这里面就又有一个大坑,一旦孩子涂鸦,家长又希望要画的像,殊不知这样会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其实6岁前孩子的涂鸦只是一种打发闲暇时间的游戏,带给孩子的是乐趣,孩子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也没想过要画的多么专业!
如果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学习简笔画,甚至学习更专业的美术技法,容易让孩子过早被条条框框束缚住,从而丧失最可贵的创造力。
6岁前,多爸建议:
尊重孩子,让孩子释放涂鸦的天性,让他自由的表达,任何人为不恰当的干预,都会影响孩子的表达欲!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先决条件!
比如,多爸就曾体验过瓜瓜龙美术启蒙,感觉非常棒,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更加轻松,且富有想象力的方法,看待绘画,没有强制一定要“画得像”,而是用各种脑洞大开的画画方式,通过IP动画+真人老师,来带着孩子一步一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有趣画作,去认识这个有趣的世界!
让孩子在玩耍中培养出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才是6岁孩子正确得美术操作!
最后,多爸想说,世事无绝对,我相信一定有2岁识字,3岁数数,4岁弹琴的天赋小孩,还是那句话,成功人士,终究是小概率事件,凭什么你觉得那一定是你的孩子?尊重客观规律,给孩子一点时间,耐心些,陪他一起成长,才是我们大众家长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