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是一个吃得了苦、也受得了委屈的母亲,在基本上没有女人受得了的建筑行业里秀秀每天早出晚归,从未迟到早退也从未叫过一声苦、一声累,对待女儿小青的生活和需求方面也从未有过吝啬,虽然一家人的生活条件不是特别好、但小青的童年却未曾吃过经济上的苦,只要秀秀还有10块钱、那么这10块钱都会完全花在女儿的身上。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有爱,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女儿小青视母亲为仇人,大学毕业至今已有两年有余,小青一直以“工作忙”为由逃避回家,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秀秀养了一个白眼狼小孩,实际上白眼狼小孩不是与生俱来,如果真是、也是家长们手把手“调教”出来的!
怎么说?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小青的成长是什么样子:
秀秀是一个文盲、说话也比较粗鲁,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典型的“打是亲、骂是爱”,但没有学历的她深知生活的不易,所以哪怕自己再苦再累对小青的培养一直不曾落下,因为实力不够、平时秀秀对女儿的学习都是以严格为主,明明一句关心话从秀秀嘴巴里出来就成了责备和不满。
比如,秀秀早出晚归忙着挣钱回家看到女儿没有吃饭而关心时,她会说“家里面吃的一大堆,你天天就知道玩,写作业不好好写、肚子饿了都不知道找吃的吗?”,明明是关心女儿肚子饿了,但是在秀秀的唠叨里却变成了“天天就知道玩,什么也做不好”的斥责……
总而言之,秀秀或许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不管多苦多累都要把女儿带在身边照顾,但因为不会控制情绪、也不懂得如何沟通的原因,随着小青的年纪渐长母女二人的矛盾日渐增长,有一次小青回家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而是跑到厨房帮妈妈剥大蒜,剥了一个小时大蒜也装满了一个瓶子,但是秀秀对此并不满意而是武断地认为小青是故意逃避写作业,于是又是一整噼里啪啦的责骂。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于是,在小青上初中后、即便租房地离校不远她也坚决要寄校,而住校的意图谁都知道,就是故意逃避家庭、远离父母,后来就是高考的填志愿了,在强势的效果下虽然小青上了秀秀期望的大学,但自此双方感情更紧张、甚至到了除了要钱之外从不联系的地步,而小青的冷淡也经常刺激着秀秀的精神,经常骂小青是白眼狼,结果孩子毕业、甚至工作后都没有回家、仿佛要和父母断绝关系一般。
小青对此的看法只是一句话“我害怕回家听到她(母亲)的愤骂”……因为和孩子欠缺沟通而离心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有些孩子是长大了翅膀一硬就离家不回,有些孩子是父母说一句、自己要顶三句,这些还不是最糟心的,糟心的是孩子会做出极端的事情。
这些年来因为教育、因为叛逆做出逆反抗拒、甚至跳楼等不可挽回的极端行为还少吗?在这里关于各类极端案例就不一一举例了,相信大家在网络上平时都不少见到类似新闻了,不过关于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家长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不要打着“打是亲、骂是爱”的旗号去伤害孩子、破坏亲子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方法、家长和孩子沟通更需要方法,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建议平时用以下几种话术和孩子沟通:
1、用直接描述代替“责备、翻旧账”
孩子犯错多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故意犯错、另一种是不知道犯错了,实际上这两种结果都是犯错,家长不要过度去剖析、甚至责备翻旧账,哪怕是孩子故意犯错,我们也要用直接描述代替“责备、翻旧账”。
如:
“写作业啦~”
而不是“你还不去写作业,是不是又想熬夜,不写作业就等着明天被老师罚站吧”
这两种话术,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是不是前者的直接描述更能让孩子接受?这是因为直接描述起到提醒作用,而后者的唠叨却是责备和翻旧账的意思,试问哪个孩子会乐意接受?
2、帮孩子拿出一个满意的方案
每一个孩子和家长争论、或顶嘴,实际上都是在维护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但是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终究是孩子在做决定方面不够成熟也不够理性,所以他们总是通过替帮去帮助孩子少走弯路,但在教育里尤其是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拿一个满意的方案、而不是命令。
比如“你为什么现在不想写作业?不如你说说理由,妈妈帮你拿一个满意的方案如何?”,通过“帮”而不是“你必须”的细节改变,让孩子主动跟父母分享并达到解决问题的沟通效果。
3、不否定,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否定,是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心思最为纯粹,他们希望得到认可的心思也特别敏感,如果我们直接否定孩子是打击、也是在不认可,平时孩子遇到问题而乱发脾气、或者忤逆顶嘴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去急着否定孩子,给孩子一个选择的空间或许有不一样的结果。
告诉孩子“你还有10分钟时间,记得做好准备”,而不是说“都几点了,你还在墨迹,再不快点这件事情你就别做了”,在不否定给孩子选择的空间里,你会发现孩子做事情的干劲在慢慢上升。
4、允许,但后果要孩子自己去承担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如果孩子想而不得、心情自然是非常糟糕的,面对孩子想做的事情家长要持以允许的态度,与此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你可以这样做,但不管后果是什么一定要负责、去承担”。
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过程摔得头破血流也是开心的,因为他们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在承担里拾回很多抵挡一面的自信心。
5、示弱,激发孩子存在感的自信心
和孩子有方式地沟通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平时家长还可以使用“示弱”的方法去激发孩子的存在感,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孩子成长的某一个阶段里孩子是不是特别热衷于干家务?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存在感的缺乏,如果孩子能够在热衷于家务活的时候家长多多示弱、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孩子会习惯并热衷于做家务、在日常里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做家务的习惯了。
利用示弱方式去激发孩子存在感的自信心,平时家长可以这样去说“这件事情好难呀,你可以帮帮我吗”来吸引孩子的参与,在这个过程里家长尽可能地表现得小儿科,你会发现示弱带给孩子的积极调动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