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作为肝癌的根治性手段和治疗终末期各种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上有不俗的意义。
有数据显示肝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46.8%,5年累积复发率36.7%。
肝移植不仅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不受肝脏储备功能的限制,而且对门静脉高压症等多种合并症也有改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肝移植的那些事儿。
哪些肝癌患者能做肝移植?
肝移植适用于其他内外科方法无法治愈,预计在6-12个月内无法避免死亡者的急性或慢性肝病患者,如肝癌、肝硬化、肝衰竭、肝豆状核变性、克纳氏综合征等。
对于肝癌患者而言,肝移植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失去代偿能力、不适合手术切除及局部消融的早期肝癌病人。
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推荐肝癌肝移植采用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学提出的“UCSF 标准”,即单个肿瘤直径≤ 6.5 cm,或肿瘤数目≤ 3个,且最大直径≤4.5 cm,总肿瘤直径≤ 8.0 cm;不伴有血管及淋巴结的侵犯。
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适合中国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杭州标准”,杭州标准可细分为两类:
A类为肿瘤直径≤8 cm或肿瘤直径>8 cm,但甲胎蛋白(AFP)≤100 ng/ml;
B类为肿瘤直径>8 cm,但AFP为100~400 ng/ml。
该标准扩大了肝癌肝移植适用的患者群,使更多的终末期肝癌患者获得了移植机会。
此外,对于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者,如符合肝癌肝移植准入标准,可行补救性肝移植。而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者,可谨慎选择再次肝移植。
肝移植术前要面对的考验
即使符合肝移植的标准,但依然有些考验横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
首先是等待肝源,因供体短缺,患者在等待肝源时病情会不断进展,增加远处转移及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几率;甚至到最后失去了移植的机会。
其次就是手术的费用,平均在30-50万不等,再加上术后的营养、护理以及后续维持治疗的费用,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虽然目前肝移植项目已进入医保,但患者仍需自费一部分不小的费用。
肝移植前需要做的准备
?
解决了前两个考验,万事俱备后,在术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让手术的成功率再提高一些。
1.术前降期治疗
对超出肝癌肝移植标准且未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一般可通过TACE、HAIC、射频消融、无水乙醇注射、氩氦刀冷冻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降期治疗来减轻肿瘤负担,降低肝癌的分期,从而使患者达到肝移植的标准,另外还能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2.抗病毒治疗
中国肝癌患者90%以上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息息相关。
已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在肝移植前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预后更好。
3.术前的检查评估
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肿瘤体积、分布、数目、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等。
所以在术前需要经过肝肾功检查、肝脏彩色超声和腹部磁共振或CT血管成像、以及胆道系统的磁共振成像等一系列评估,以帮助确定手术的具体方案和术后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