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家长留言说,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总是和自己反着干,怎么说都不听。
这其实是一个教育误区。
很多家长总是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往往忽略了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认知,如果只是一味的“听话”,没有自己的独立想法,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所以,孩子不“听话”也很正常,与父母之间出现认知偏差也属正常。
这些所谓的“问题”,其实都属于沟通的问题。
父母与孩子沟通不到位,无法统一思想认知,所以在行为上无法理解对方。
1、学会倾听
倾听并非一上来就对孩子进行指责,而是要学会先安静的听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首先可以避免父母自己因为情绪冲动而伤害到孩子,冷静下来听孩子诉说,给双方一个情绪缓冲的时间;
其次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有被父母看见的,从而觉得自己从未被忽略;
然后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心声有被倾听,被理解,所以会更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交流,讲述内心感受;
最后更能让孩子参与其中,更有参与感,并且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才会更愿意去表达,更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情绪,而不至于孩子内心想什么,父母却丝毫不知道,从而产生认知差距,直接影响沟通。
2、讲事实,表达感受
安静听完孩子的描述后,家长更要先平复自己情绪,不要带着任何情绪去评判孩子的行为。
先缓解自己的情绪,让沟通有一个好的开始。
然后再客观的描述一遍孩子的行为,切记不要附带任何情绪,更不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情绪的波动。
客观的帮孩子分析,事情会对谁造成困扰,会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梳理事情造成的客观事实,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最后,向孩子表明作为父母,自己看到孩子的行为时,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从而让孩子明白,了解父母对于自己行为的认可程度,以及接受程度,今后做事内心会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会学会考虑父母的感受。
3、给出建议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是希望通过沟通的方式,去改变孩子。
所以,不妨将命令变为选择,给出建议让孩子自由选择,而非强硬的要求孩子怎么去做。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选择自由。
父母在沟通过后,给到孩子合理的建议,或者与孩子一同找寻方法去解决问题,在给到孩子自由权的同时,更给到孩子安全感。
令孩子明白,父母永远在自己的身边,做自己坚实的后盾。
给足孩子勇气去接受事实,承担后果。
同时也教会孩子,面对类似的事情时,应该怎样去解决才更合适。
心理学家海灵格说:“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父母给予孩子的尊重,是有效沟通关键的一点。
4、给予信任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尊重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
所以在与孩子沟通时,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你会发现惊人的教育效果。
好比如孩子说想要学习一门特长,父母可以给予肯定与信任,告诉孩子:“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学好!”
这样在无形之中,给到孩子自信的同时,也会让孩子明白,唯有努力才会有所收获。
学会沟通,信任孩子,是父母给到孩子最好的爱。
只有在家好好说话的父母,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才是真正懂得沟通的人。
李玫瑾教授曾坦言:“孩子顶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
孩子不听管教,首先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
有效的沟通可以更进一步的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能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教育得以更好的实施。
有效的沟通,同样也能让孩子更了解、懂得父母的感受,建立同理心的同时,更加体谅父母的处境。
所以,学会与孩子正确有效的沟通,是为人父母必学的育儿功课。
“亲情是天生的,但爱需要学习。”
愿天下父母都能学会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学会如何正确去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