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不听话)

我们两夫妻,共同养育一个孩子。我老公很爱孩子,也是个顾家的男士。跟孩子的关系很好。可是令他不解的是:孩子似乎并不“听”他的话。大家来帮他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了。

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孩子难免跑来跑去,哪怕前方有危险,他们依然欢脱。这时候我老公总说:别跑了,前方有车!

说了几次孩子都不见有反应。

而我就一个字:“停”。孩子的动作便“戛然而止”。

晚上九点半以后,孩子要刷牙、洗脚、读睡前故事、上床睡觉。爸爸到九点半就会提醒孩子:该睡觉了,去刷牙,然后洗脚,选书。孩子多数时候不乐意,即使乐意起身刷了牙,又会回到玩具区。然后爸爸又提醒:去洗脚!孩子再去,再回。往往令爸爸抓狂,责怪孩子不听话。同样的,我也会让孩子进行这样一套程序,而我会说:宝贝,站起来,第一步咱来刷牙;刷完牙再指示她坐下来洗脚,然后第三步选书,第四步上床睡觉。孩子进行得很顺利。我甚至还把这些步骤画下来,这样方便宝宝自己对照着来做。

看到这些,你有没有找出原因:孩子为什么喜欢我的话呢?

这可不是因为我是妈妈。

不知你发现了没,我的指令更清晰具体。

比如爸爸让孩子别跑,仅仅是“别跑”两个字就是两个指令,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别”是否定,“跑”是动作。孩子听到后要想“别干啥呢”接下来再想“哦,原来是跑呀”。这对小孩子或者是在兴头上的孩子来说,挺难的。

什么?这难?你是不是在夸大?

真不是亲。心理学研究,当别人对你说出“不”的时候,你的大脑首先是排斥的,因为这是否定,对自己的攻击。大脑首先启动防御来抵御攻击;即使“不攻击”那你也是再强调“跑”这个动作,因为每一次你说别干啥都要再重复一次这个词,加深了大脑的印象。可能当时你会让对方的动作停下来,但过一会儿他们还会“重蹈覆辙”。所以心理学家说,不想让孩子们干啥,就不要反复提到“这些事”。

爸爸让孩子刷牙、洗脚……说了一大堆,把这些东西打包在一起,就像一个困难包,孩子一下子是处理不了的。而我呢,一步步地,该做啥给孩子说得很清楚,孩子面对的就是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一个再一个。就不会有畏难感。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你的指令不够具体。

行动和动作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让孩子“别跑”是行动,让孩子“停”是动作上的。

控制动作要简单得多,一连串的动作构成行动。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的指令“太复杂”。有的大人觉得孩子执行力差,不够专注,让干啥非“南辕北辙”。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孩子还小,他们这个年龄就是爱玩儿,爱闹,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如果你要让孩子合作,指令清晰分解任务,是个很好的方法。

所以我建议大家这样做:

 

1 多用动词,指令清晰

比如,让孩子来你身边,不要说“来我身边”,这就是行动过程了。孩子还要想想如何才能过去,用走的还是跳的还是跑的呢?这虽然费时很短,也是费脑力的。稍一迟缓,你的“批评”又来了。

不如说:跳过来。孩子听到动作指令,立马会跳过来。不仅配合还会觉得有趣。

2 分解步骤

很多孩子写作业,或者起床、睡觉困难。就是觉得难度太大。睡觉前有那么多步骤,作业有那么多……人的大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产生焦虑情绪,一焦虑就会想办法安慰自己:别紧张了,歇歇,安慰一下自己。

你看,就是如此,很多人身后就是巨大的任务却还能安然地打着游戏,睡着小觉。别总告诉孩子:你的任务多呀,你要努力呀。这反而会让孩子“更倾向于安慰自己”。

咋办?分解任务。像我做的那样,第一步干啥,第二步干啥,每一步清晰明了,任务不重,孩子才干得下去。

许多名人都是这样干的,比如埃隆马斯克,梦想着移民火星。很多人说这是痴人说梦。但人家一步步地抽丝剥茧,分解任务,现在已经在这条道上混出了名堂。比如老子,他老人家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一步步,慢慢来。千年来指引多少仁人志士。

3 别急,孩子会发展的,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

亲爱的,别急。莫要看孩子一时不听话,就紧张到不行:联想到今后种种……孩子会成长,一切都会好起来。

多站在孩子角度想想。有时候他并不是要反驳你,故意气你,他们只是在想自己的问题,或者一时被什么吸引住。这都很正常,放下自己的控制,随着孩子的节奏试试。为何非得要孩子听你的呢?

4 生活即教育

如果你不拖延,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你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却要求孩子干着干那,按“被人的家的孩子”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做不到,就遭受你劈头盖脸地指责。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有教育示范作用。孩子很多情况下就是父母的翻版。教育没有捷径,父母需要踏实地不断学习、不断示范、不断改进。

孩子本身就是奇迹,他们有自己的特点,父母必须在理解孩子的提前上,站在孩子角度上考虑问题。教育没有捷径,你就得用心。有人说,要求父母这个,要求父母那个,把人累死了。亲,想象多少比咱们优秀的人,还在路上勤勤恳恳,你有啥理由懈怠呢?

所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正确示范的父母才能帮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最后:希望家长们都能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大脑的发展规律。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指令清晰、注重任务分解。等孩子大一些,养成习惯,这种方式还会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上午4:06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上午4:24

相关推荐

  •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已经成为了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实施…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3日
  • 大学生如何防止孩子玩手机

    大学生如何防止孩子玩手机,今年3月,“扫黄打非”高考生手机征集: 请看官方发布的公告。 在大学里,手机会被分为学生专用,但是如果学生不好好保管,使用不当,就会像用泥巴捏成一坨小猪捏…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0日
  •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离婚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害怕或失落,但也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潜力和成长。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并给出一些实用的…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24日
  • 17岁男孩沉迷游戏患病

    17岁男孩沉迷游戏患病的故事 小明是一个17岁的男孩,他是一个非常热爱游戏的人。他总是沉迷于各种游戏,特别是在游戏社区中结交新朋友。他认为游戏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他每天都会…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8日
  • 家庭教育感悟

    我喜欢读书,喜欢看书。 还记得儿时年少无知的懵懂,家里兄弟姐妹多,爸妈也忙着生计没空理我们。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我,会拿钱去卖书的小店买书,但是不知该买什么书,什么书才好看,只知…

    2022年5月21日
  • 家属~母亲和女儿游戏

    家属~母亲和女儿游戏 作为母亲,经常会和女儿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女儿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个母亲和女儿的游戏,让我们共同体验…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9日
  • 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们进行情绪管理呢)

    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们进行情绪管理呢) 人都会有情绪,情绪感受没有对错,但家长的不合宜情绪表达却会影响亲子关系,甚至是家人关系。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

    孩子教育 2022年6月23日
  • 孩子学习成绩差原因

    孩子学习成绩差原因 现代社会,孩子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学习成绩成为了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有许多原因可以影响孩子的成绩。本文将探讨…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28日
  • 孩子玩手机玩的没心思学习了

    孩子玩手机玩的没心思学习了,真的不知道学习了吗? 听到这个问题,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在为孩子玩手机发愁呢? 现在的家长是真的都在给孩子配上手机,但是看孩子手机真的是太容易了,不管是玩…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3日
  • 父母可以因为成绩打孩子吗

    父母可以因为成绩打孩子吗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父母是否可以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

    孩子教育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