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很容易产生矛盾,这其中有家长不懂沟通方法,恣意宣泄情绪,甚至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也受家庭教育的随机性特征影响。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它和学校教育的规范性、组织化不同,家长在生活中会根据情景,孩子的表现,甚至由着自己的心情随机对孩子进行提醒、指导和要求。这让孩子们感到被干扰、被指责、不被接受和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反抗的言行会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会增加。
指导家长们学会亲子沟通的文章、讲座和图书很多,大多集中在多倾听,少唠叨,降低音量,不针锋相对,就事论事,控制情绪等技术性建议。其实,亲子沟通和其他领域的沟通不同,它在平等的基础上还具有教育性,即通过沟通需要改变孩子的观念意识,改善孩子的行为等。
这就是很多家长常感慨的:不谈学习,父(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孩子居家防疫上网课,家长又不得不和孩子谈学习,如何谈学习才能让亲子关系不至于陷入冲突的境地?
一、名正言顺,确定家长学习管理者的角色
亲子沟通的第一道障碍是认知错误,即父母想管,孩子觉得这不是父母的事。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有人和你沟通不在他范围内的事,你会觉得他多管闲事。教育也是如此,孩子如果认为家长不应该管他的学习,无论家长会不会沟通,多么注意自己的措辞和沟通方式,孩子都会产生反感情绪。这就是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原因所在:无论怎么说,多么小心翼翼,孩子都会反抗,最终要么不管,要么产生冲突。
《论语·子路》中,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家长和孩子沟通学习问题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名正言顺,即家长和孩子都要明确,居家学习过程中,家长承担了教师的学习管理者角色,就像孩子进入学校,教师承担了家长监护人的角色一般。
学校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家长确定居家学习管理者的角色地位,如邀请家长参加在线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向家长提出相应的配合管理要求,如签字,打卡等。作为家长也应该努力配合,遇到困难挑战不是简单抱怨学校,主动放弃孩子的学习管理,而是和教师沟通,争取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扮演好孩子学习管理者这一角色。
二、正式沟通,让亲子互动维持一定的紧张度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随机性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随意性,家长张嘴就来,随嘴一说,孩子顺嘴反驳,随情任性。紧接着,家长感到孩子不重视教导,不尊重父母,就会板起面孔,提高嗓门,声色俱厉,孩子不是被吓住就是情绪失控,一场亲子冲突在所难免。
《论语·学而》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够庄重,就没有威信。现代家庭中,我们反对上下级的不平等亲子关系,但这被很多家长理解成了不需要规则和允许亲子交往的随意性,长期以往,亲子间最起码的交往礼仪都荡然无存了,家长无论是良言还是恶语,都被孩子非理性地屏蔽了。
因此,居家学习中的亲子沟通,家长要避免看到孩子就说,遇到问题就唠叨,避免在孩子的任何状态下都教导孩子:听课时说,做作业时说,吃饭时说,一刻不停,喋喋不休。家长可以尝试着和孩子进行正式沟通,让沟通多一些仪式感。如邀请孩子留出半小时时间,晚饭后一家人坐定,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定下沟通规则(如一方说话,另一方要听完再表达;意见相左,不可以随意终止沟通,掉头走人,要把想法说出来等),就居家学习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
一家人坐下来正式交流能够让亲子互动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也让所讨论的问题得到一家人的重视,从而增加沟通的效果。
三、积极反馈,让亲子沟通坦诚、直接和真实
当然,亲子沟通并不是不要注意沟通技术,而是不希望家人把沟通技术当成失去了真诚的技巧,失去了真诚的沟通技巧对双方关系是最大的伤害,因为它真正破坏的是对孩子的信任和对平等关系的追求,让对方感到被戏弄,被低估,被虚假的平等控制着相互的关系。
真正的亲子关系平等不是建立在语言的技巧上,而是发生在真诚的内心交流中。亲子在沟通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反馈他们对沟通的真实想法,如“刚才我们交流时你对爸妈的态度、眼神、语气语调以及说辞有没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有没有感到爸妈的急躁、冒犯和不平等?”这是沟通中直言不讳且真诚的反馈,能够有效地避免彼此对对方的误读、误解和猜测。
动态高质量的亲子沟通是新型平等亲子关系的必修课,它是对“君臣父子”关系的超越,是和孩子一起学会“对话”,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在人类最小的“单位”——家庭中体验并提升构建理想社会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