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都需要视觉、听觉和大脑思维做综合协调配合,尽管感知觉系统还包括触觉、味觉、嗅觉,但是从工作性质来看,这三者所用不多,故不做过多讨论。
视觉和听觉记忆力是指对来自视觉和听觉通道的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即个体对视觉和听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但是不管是视觉还是听觉,在记忆力开展工作时,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如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这些都是通过思考才能做到。
所以,家长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就拥有出色的视觉+听觉+思维三者的有机协调,就必须要加强培养,而在培养孩子之前,你必须要了解有关感知觉思维系统协调工作的原理。
一、感知觉思维系统协调的原理
1、家长必须清楚一点,感知觉可以独立应用,也需要协调配合
相对视觉和听觉可以分别独立开展工作,但是在很多时候,独立工作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能记得住,记得牢。很多儿童根本不知道自己感知觉发展能力,如果家长不对孩子进行专门训练,结果会发现孩子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实践活动中,有时会让你看到一个笨手笨脚的孩子。
感知觉受控于大脑中枢神经的协调与控制,而在孩子出生后,便大脑神经便开始随着孩子不断发育,而开启指挥控制与感知机体内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有些孩子会自我摸索模仿学习,往往学的快。而有些孩子模仿能力弱,则学的很慢。
因此,家长本着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对孩子进行感知觉和思维协调训练,从而提高孩子学习综合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会对孩子在基本生活技能和课堂知识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家长越重视培养,你的孩子综合能力会越强。
2、家长必须明白,感知觉收集信息仅是孩子思维活动的开始
对孩子来说,无论是视觉还听觉,只是收集信息的渠道,或者说是通道。如果你发现孩子视觉专注力,或者听觉专注力还不错,那还远远不够。因为渠道畅通,信息采集高效,还要看孩子后期思维记忆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把大脑比作电脑硬件CPU和内存的话,那就是做信息处理的核心部件,我们都知道电脑运行速度取决于CPU的处理速度,以及内存的大小。不少家长恰是忽略了思维整合的力量,只是看、听和记,而忽略了深度思考,即信息的整合。我上周在今日头条上写过一篇有关于培养孩子深度思维的文章,家长可找来参考。
3、家长要知道,信息收集后需要通过大脑记忆有序储存
如果把孩子的大脑比喻成是一个数据库,或者图书馆,那么海量的信息或者大量的图书,如果不建立分类索引的话,很容易让信息混乱无序,当孩子想从大脑中调取相关信息时,很难及时调阅。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你也能观察到,比如孩子明明记住了课本知识,却不会用,当你稍加提醒和引导,孩子马上就会了,便是信息输入大脑与大脑输出所需信息的有机排序。
其实在生活中,家长也常会遇到像孩子身上发生的现象,明明是感觉好像知道,但是又模模糊糊说不准确。其实这就是你在视觉和听觉进行信息初采集的过程中没有分类存储,导致提取信息时出现困难。出色的家长往往不会干这样的事,他们都会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以便于日后在育儿活动中教给孩子。
4、家长还要知道,思维记忆是对信息分类储存的中枢
分类-取舍-存储,这是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对于以往没有养成这样习惯的孩子来说,恐怕会有些困难,因为这需要家长从孩子小一点时,就要特别有耐心地教孩子掌握步骤和操作方法,还有一个在不断鼓励与赞美孩子的氛围中,增强实践练习再提高既而加快速度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家长培养孩子思维记忆需要下功夫,如对孩子进行视觉观察时,你就要有意识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做好分类的准备,而后再有针对性去教孩子。如观察孩子行为方式是否正确,肢体动作是否协调,是否有较好的自控力,口语表达是否有逻辑性,是否符合该年龄段的特点等。因此,请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进行思维记忆的培养和锻炼。
二、家长要学会诊断孩子视觉+思维综合协调信息受损原因
1、孩子们容易收集视觉图像信息,但没有声音做旁白辅助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用眼睛观察世界,关注具体目标时,很容易像照相机或录像机一样拍下图片或者动态的图像,但是如果没有声音做旁白解释,那就像看早期的无声电影一样,再次去阅读或观看图片与录像时只能靠猜测,或者努力去回想当时发生的场景。与其这么费事,为什么不加上声音做标记符号呢。因此,家长最好教孩子养成好习惯,在做具体观察收集信息的时候,别忘记把耳朵带上,这样对于后期信息的存储、分类、记忆和提取会非常便捷。
2、孩子们容易使耳朵成为摆设,造成听觉缺乏专注
对儿童来讲,如果听觉不发挥作用,常会产生连锁反应,如最直接的后果是理解能力上不去。试想,让一个聋子去和人交流,是不是需要得借助对方的手势?否则,对方嘴在说什么,根本听不到。
然而孩子在听课或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常会有出现听觉不专注,老师或家长对象说了半天,孩子根本没有听全对方到底都说了什么,如果你让孩子复述,孩子结结巴巴也说不出大概意思,更不要说让孩子分类按要点去总结概括了。
3、孩子们容易信息缺乏有效整理,常导致记忆稳定性不好
大凡说孩子记性不好,常记不住东西的家长,往往都是没有重视对孩子进行分类记忆好习惯的培养,因此,才会出现孩子经常有记忆力不稳定的现象。再加上家长有时脾气不好,性格急躁,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就更容易干扰孩子的视觉+听觉+思维专注力了。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哪怕是偶尔的专注,可能记忆效果非常不错,在描述的过程中能够说出来,因为孩子的记忆力远大人要好很多。但大多数时孩子由于缺乏有效关注目标,不能让信息采集渠道畅通,自然会造成信息的流失或者缺损现象。我想,当你作为家长知道这些原因时,你自然就不会再随便说孩子记性不好,或者总去责怪孩子了吧?
三、家长要学会诊断孩子听觉+思维综合协调信息受损原因
1、孩子们容易收集听觉信号,但会对情景回忆造成难度
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有发呆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尽管孩子是在倾听,但是听的只是局部内容,接着便是展开思考了。而别人说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并没有完全听清楚,理解了,并分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保存在大脑里。
如此一来,当对方讲完一段话后,再看孩子也就听个一支半解。如果用眼神迷离来形容视觉假象并不为过,看似视觉在专注,其实只是采集了部分场景,再做情景回忆时恐怕就很难完整回忆起过程了。
2、孩子们视觉目标丢失,易分散注意力
经常看到一孩子在学习或者互动交流时,眼睛不看着对方,或者不关注目标本身,而是左顾右盼。我们都清楚,注意力往往会跟随目光走,目光所及之处,注意力就会瞬间关注新的目标。
只要孩子把视觉主目标丢失,就会导致有效学习或者做事时间被大大缩短。这在注意力保持的耐力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有些孩子一次学习时间较短,学一会就感觉大脑饱和了。想解决这种现象,非得靠不断训练,慢慢增强孩子保持关注主要目标的耐心,才能减少孩子走神溜号现象。
3、孩子们没有辅助记忆的图像,使记忆点缺乏标注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其实是说通过用笔来记,增强视觉记忆印象。孩子们在书写的过程中,目光会关注所写的字每一笔画,自然就会增强记忆点。而如果孩子们总是机械地背记,虽然听觉记忆发挥了作用,但是却忽视了视觉记忆做为辅助记忆手段。
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时,或者辅导孩子学习时易犯懒惰的毛病,不爱观察孩子,不愿意动脑思考,更不愿意事后做总结。结果你反而怪孩子懒惰,你说这说得过去吗?因为你没有对孩子进行充分的视觉辅助记忆训练,你怪孩子笨,其实是你笨,而是你不懂或忽视了自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综合协调应用。
四、做一个小练习,请家长判断你或孩子属于哪一学习的类型的人
以下每个问题中请选择一下答案,在你选定的字母上画圈。
1、如果我去渡假的海滩上只剩下3个房间了,我会选择:
A、面向大海,但噪音大的
B、能听到大海,但看不到大海的
C、舒服但噪音大,看不到大海
2、遇到问题时:
A、寻求其他办法
B、就问题展开讨论
C、重新安排细节
3、开车时,我希望车内:
A、看上去很舒服
B、很安静或声音很强劲
C、感觉舒服或安全
4、向别人描述刚刚参加的音乐会或其他活动时,我首先:
A、描述看上去的样子
B、告诉别人听到的声音
C、传达感受
5、在业余时间,我最喜欢:
A、看电视或电影
B、看书或听音乐
C、身体活动(做手工或园艺)或者体育活动
6、我认为人一生中都应该体验的一件事是:
A、形象
B、声音
C、感觉
7、在下面的活动中,我花时间最多的是:
A、做白日梦
B、倾听自己的思想
C、俯拾自己的感受
8、当别人试图说服我时:
A、我希望看到依据或证据
B、我通过交谈取得共识
C、我相信自己的直觉
9、我通常说话和思考速度:
A、快
B、中等
C、慢
10、通常我的呼吸来自:
A、胸腔上部
B、胸腔下部
C、腹部
11、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路时:
A、我看地图
B、我问路
C、我相信直觉
12、买衣服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
A、看上去得体
B、衣服代表我的个性
C、感觉舒服
13、选择进餐时,我主要考虑:
A、餐馆看上去不错
B、能听见自己谈话
C、舒服
14、我做决定的速度:
A、快
B、一般
C、慢
记分方法:
1、每题每项一分。
2、每一题可以选多项,但至少要选一项。
3、要认真思考后做出选择,尽可能不要凭表面印象。
4、汇总各项得分,判断你属于哪一种类型。是视觉学习型,还是听觉学习型,亦或是触觉学习型
说明:
1、看看A(视觉) B(听觉) C(思维感知觉或触觉) 三项的得分哪一种偏高,就倾向于哪一种,每个人都习惯于用某种感官系统去感受世界,有的人靠眼睛洞察这个世界,有的人靠耳朵聆听这个世界,而有的人用皮肤感受这个世界。因此,人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
2、视觉型的人占到人群总数的80%,听觉型的人占到人群总数的15%,另5%可以划分为感觉型(触觉)。
五、家长对孩子进行视觉+听觉+思维综合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1、教孩子学会分步掌握协调训练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主要是利用理解、回忆详述、想象等方式把零散的材料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产生关系,再用各种形式重新组织材料,有效地使用视觉形象。其实细想想,我们平时都有可能用过以下方法,但是从没有综合起来应用。
(1)熟读:一般的内容读两遍即可,如果是背诵诗词则需要3—5遍。
(2)找重点:大部分的重点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开头、结尾,但不绝对。
(3)找关键字:只有一个规则,那就是教孩子学会寻找关键字或词语,能够让孩子联想起所要记的重点。而所找的重点就是能够让孩子联想起所要的文章,这种方法也叫索引法。
(4)图像化:主是要把需要观察和倾听的目标内容,尽可能通过联想的方式,变的有趣,不管是让孩子通过图像的夸张,还是用卡通图,或者奇思妙想产生情境,最终目的要使孩子所想象的图像有色彩、声音、空间的层次和感受。
(5)还原:把我们第四步由关键字转换而来的图像,还原联想出正确对应的文字。
(6)连结:就是把零散的关键词像串珠子一样,再融入丰富的想像力编为故事,这样连结而成的故事,会让孩子印象格外深刻,甚至过去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
(7)复习:充分利用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抓住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8小时以内,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
2、根据不同孩子学习类型特点补弱
(1)视觉学习型的孩子,主要靠所看到的东西来吸收信息,并进一步理解和记忆。
如果 “看不见”,就不能完全地接受和吸收。所以,对于这类型学习特点的孩子,最好由家长主动给孩子大量的视觉信息来增强记忆和理解,主要方法有:
一是充分发挥孩子眼耳协调作用。引导孩子针对图片或者画册,看图的同时,大声做描述,让孩子的耳朵一定要听到自己的声音。
二充分发挥孩子听觉的敏锐性和思维理解协调性。家长平时引导孩子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引导孩子主动倾听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大脑快速判断语速、语调,同时快速理解记忆。这样一来孩子说过什么话,过后很容易就记住了。
三是通过对孩子进行有声朗读或者看影视剧来增强听觉敏感度。事实上,很多家长平时也经常会这么做,只是你从没有把孩子的视觉和听觉有机联系在一起。只有做到边看、边听、边快速思考,这才是真正把视觉+听觉+思维专注有机会协调起来。
(2)听觉学习型的孩子,容易注意和记忆有关声音的信息。
有些孩子喜欢听音乐听广播,愿意通过大声朗读来获取知识的记忆,喜欢口头交谈和讨论,但就是不愿意阅读。此类型的孩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强视觉注意力:
一是鼓励孩子有意识与人互动的过程中,看着对方的眼睛。这其实就是让孩子把平时易忽略的视觉专注目标坏习惯加以矫正和强化,让孩子增强视觉记忆能力。
二是鼓励孩子朗读完之后养成用眼神专注看所读内容的习惯。这其实是把视觉充分调动起来,在大脑中建立起文字或图片的记忆印象,因为写时自然要用眼睛关注写的内容,这样一来,就让视觉记忆得到强化。
三是教孩子有目标地阅读。可以让孩子每次阅读时带一支笔,边读边画自己认为的重点,或者关键词,或者在书页空白处写书评。
四是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有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观察他人对话的场景,如和家人之间的交流过程,如家长说话的特点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不断增强孩子的视觉观察力。
3、家长要教孩子一些视觉+听觉+思维综合协调特别技巧
(1)教孩子说话时控制语速
尽管家长通过前面各项基本功的练习,会让孩子视觉+听觉+思维综合协调性有较明显的改善,但在孩子具体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容易忘记方法,这就需要家长去提醒孩子。
比如告诉孩子,有话慢慢讲,不要急,妈妈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听你讲。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慢慢养成说话时保持一定的语速节奏,而不是上气不接下气地想急着把话说完。
一般来讲,只要家长和孩子说话时语速降下来,让容易让孩子接受的信息,延长主动思考时间。控制语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自己说话时要绝对专注说和听,这属于主动调控机制,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孩子去做相关练习。
(2)教孩子学会高度概括讲过的主要内容
曾经旁观过不少家长和孩子对话交流的场景,我发现他们都容易忽视培养概括总结能力。在这方面的养成训练其实本身不难,一是要养成有条理说话的习惯,在概括总结时就特别轻松;二是展开某一点讲述时,再概括仍然要围绕中心去总结;三是在讲的过程中,快速回顾要点,确保不会边讲边忘记;四是充分发挥情景记忆(回忆)能力,在说话的过程中不要只空口说教,而是要风趣幽默地穿插一些形像的比喻,或者列举一些事例。
家长要始终把表达能力的简洁性和条理性做为重点,因为你的高效、简洁和有条理的表达可以让孩子轻松理解,既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信息量,还便于孩子理解与记忆。
(3)教孩子学会用笔写写生活日记
大凡口才不错的孩子,细观察之,往往都是平时极爱阅读或写日记的人。他们是怎样做到有出色的表达能力的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靠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就阅读而言可以给自己每天安排一两个时间段,把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后,静静地阅读和思考。
而写作也一样,与阅读交叉安排,便于落实。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三重境界:一重是润笔期,建立起写作的思维;二重是流畅期,保持清晰思维,笔下言之有物;三重是妙笔生花期,能写出有深度和立意的文章。对于第一重境界,不要过度追求词藻的华丽,能围绕主题,表达清楚,句子通顺即可。对于第二重境界,则重在不惜删减已经写出的内容,力求精致朴素。对于第三种境界,恭喜你的孩子,人家已经练成如来神掌了,这样的孩子可以作小小作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