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的降临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家长们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不辞辛苦的打拼。但是有的家长会抱怨,孩子长大了就不听话了。有些家长甚至指责孩子,说他们翅膀硬了不服管了。
明明家长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孩子却不理解,甚至会大发脾气。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不喜欢和家长沟通了?在学校的事情也不会和家长分享?家长们不妨试着回想一下,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兴致勃勃地和我们分享他们的趣事的时候,我们是否用如下的态度来给孩子反馈呢?这种反馈对孩子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爸爸你快过来看,这是我在学校上课的时候画的大树。”一个孩子兴高采烈的说道。孩子看爸爸没有反应,便拿着他手中的画跑到爸爸身边,再次重复的和爸爸说到这件事。忙碌中的父亲马上回了一句,“嗯,很棒,继续加油!”爸爸这样的反应十分敷衍,长期下去孩子又怎么会想和家长分享生活呢?
有些家长因为受到孩子打扰会直接指责孩子说道:“快走开,爸爸忙着呢,别打扰我。”这种指责的方式往往打消了孩子的积极性,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嫌弃,使得孩子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
有些家长虽然不会用以上两种态度和孩子讲话,但是他们会和孩子讲道理说,“爸爸现在很忙,爸爸工作是为了赚钱来让宝宝和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去游乐园玩,也可以吃更多的好吃的,所以现在没有时间来看你的作品。”虽然这类家长用讲道理的方式给予孩子回应,但是对于孩子真正需要的回应他却完全没有给出。
而在现实生活中少见,但是又真实存在的家长,他们的反应便是不理睬孩子的表现,虽然孩子在旁边不停地和家长讲话,甚至把手中的东西给家长看,但是家长并没有反应。这种不理睬的方式往往会让孩子觉得十分失望。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和父母分享他的生活,但却总是接受到上述的反馈,那么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观以后又怎会和家长继续沟通呢?
家长如何区分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可通过“萨提亚沟通模式”来分析
萨提亚沟通模式是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创建,她认为沟通主要由三个元素构成自我、他人和情境。其中情境代表着沟通的目的、当下的氛围、谈话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如果这三个要素被同时考虑到,就会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模式。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健康沟通主要存在于四种类型,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性型和打岔型。
指责型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没有重视孩子自主的需要,只是一味的认为自己所有的做法都是为孩子好,不断地干涉孩子的计划,这很容易影响亲子双方的关系,形成不健康指责型的沟通方式。
讨好型
有一些家长不论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他们都纵容孩子,虽然他们的表现在关注孩子的感受,但是却忽视了行为本身的正确性,缺乏对孩子合理的引导,这往往会使双方的沟通关系变成讨好型姿态。
超理性型
如果家长在孩子青春期阶段,单一的给孩子讲大道理,希望能够以理服人,但是却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和当下的情感诉求。往往使得超理性的不健康沟通姿态出现。
打岔型
一些家长不想满足孩子的需求,而选择打岔的方式来回避孩子需求。还有一些家长面对孩子的表现,无论是优秀的成果还是错误的行为他们都没有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通过这种逃避的姿态来与孩子沟通,便会逐渐形成打岔型的不健康沟通姿态。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了解他们的发展状态就尤为重要了。
发展心理学加皮亚杰将孩子成长发育分为四个阶段。孩子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认知表现,其中7到11岁是孩子的逻辑思维方式逐步发展的阶段,而11岁之后孩子开始有能力在假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所以家长如果想要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诉求,那首先要明确孩子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家长要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联结
l 我们可以用萨提亚的一致性沟通模型,根据上述类型的分析,明确自己沟通方式上的错误行为。让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同时关注自我、他人、情境三个要素。
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逐渐开始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父母更多的是要做到倾听孩子的表达。往往在这个时候孩子都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所以在孩子发展的这一阶段,当家庭存在事情需要讨论的时候,家长可以积极的征求孩子的意见。在这一过程当中孩子不但能够去认真思考,而且还会体会到他们自己是被需要的。往往这种行为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尊重。
理解孩子的行为
生活当中不乏一些误会,使得家长对孩子大发脾气。有些孩子由于处于青春期阶段,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往往能够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时候家长应理解和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出现的原因并且给予孩子一些指导意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往往比让孩子逃避现实而专注学习,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孩子提出问题之后往往都是希望家长能够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而这时理解孩子的表现就尤为重要了。
给予孩子信任。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都较为敏感,有时父母质疑的问题往往能让孩子瞬间发起火来 。晶晶放学后去参加培训班,到家已经很晚啦,妈妈大声指责她又出去玩了。晶晶十分委屈,明明是妈妈允许她报的培训班,但是妈妈却忘记了。往往这个时候孩子会因为家长的不信任和误解而选择不与家长进行沟通。为了不在孩子敏感的时期再对孩子增加心理压力,父母应该在这一段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沟通,做到表里如一的理解和认可孩子。
最后,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看书学习到很多的育儿方法,但是往往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就不管用。这是因为不同性格的孩子是需要采取不同针对性的方式来具体实施的,所以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再巧妙运用相关的原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但不管用什么方式,尊重和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最基础的表现。
对于孩子长大后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喜欢跟家长沟通,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你觉得家长怎么做才能增强亲子关系呢?欢迎大家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