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是抱怨孩子说什么都不听,比如:父母总觉得让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多穿衣服也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吃饭睡觉还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却不理解,总觉得父母在逼他,那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父母说的话呢?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不听话,并不是孩子不想听,而是孩子们所在的年龄段不能理解父母语言的背后意义。
比如,有些父母告诉孩子:“你今天出门多穿件秋裤。”但是孩子们却不以为然,还是穿了一条裤子就走了,父母觉得孩子完全不听话,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但其实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和父母的经历不同,也就是说父母可能已经年长,已经能够体会到当年没穿秋裤的后果,有可能是关节痛,有可能是真的觉得冷!但是孩子们其实相对年轻,火气更大,而且同龄的伙伴有可能也没穿,他们可能就不会领会到父母这句话的意义!
其实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很多问题,都会有类似情况。
那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父母语言和孩子的行为不统一呢?
1、父母很少考虑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
如果父母经常不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的某种行为和自己的预期不同,或者相差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不好管,问题多等等。
比如父母总是督促孩子学习,责骂孩子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但是却看不到孩子也有很多努力的瞬间,比如清晨起来就在背英语,或者有时候深夜还在做错题。也就是说,父母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不好的地方,出错的地方,而对于孩子们的努力和付出其实父母也忽视了。
所以父母适度的转换观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问题反而会变得简单。
2、父母和孩子经历不同
父母和孩子的经历不同,也会导致父母的有些观念、行为和孩子们不同,比如说,父母可能已经经历了高考、工作、还有无数次失败,父母可能会更深刻的意识到好好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父母可能从自身看到了不足,另一方面父母可能从同学和其他成功人士那里看到了经验,但是这些对孩子而言都是未知数,他们并不知道不好好学习会带来什么后果,至少不会是父母想象中那么久远。
所以类似的问题,父母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批评、指责孩子上。想象一下,父母对孩子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我看你怎么办!”这句父母经常威胁孩子们的话对孩子们而言,并不会体会到考不上大学的真实苦涩,但是孩子却额外接收了很多来自父母的负能量,而这些负能量孩子们是没有办法排解出去的,也就是说,孩子只能通过自己将这些压力内化,他们可能会更加觉得学习好像是一件痛苦的事,不好好学习还要被父母一直批评。
但是如果学习会真正带给孩子们快乐和满足感,孩子们可能会更愿意主动去做这件事,比如:学习会得到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会交到自己喜欢的朋友,会有自己喜欢的科目或老师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帮助孩子把学习转化为内动力,反而他们的行为也会和父母的期望达成一致。
其他一些类似的问题也是一样,父母要试着去寻找激发孩子内动力的点,只有这样孩子们行为的改变才会是长久有效的。
3、孩子们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足
孩子们不懂换位思考,也会导致父母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行为不一致,让父母产生孩子不听话,不贴心的误解。一方面,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孩子年龄有关,另一方面,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孩子所接触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关。
比如,有位爸爸带两个女儿出门,小女儿比较小只有2岁,大女儿5岁,可是当爸爸抱着小女儿时,大女儿却哭闹不止。其实一方面,大女儿对爸爸抱妹妹存在情绪,另一方面,大女儿的换位思考能力不足,她并不会意识到爸爸可能抱不动两个小孩,也不会想到妹妹比较小,可能确实走不动了。这时的孩子只是看到了现象,也就是爸爸抱了妹妹而没有抱我!
生活中这种案例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甚至会抢玩具,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不能理解父母的一些语言等等,都其实是孩子们换位思考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父母多引导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孩子们的共情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何教孩子们换位思考?
1、父母要以身作则
想要让孩子做一个情商高,善于换位思考的人,父母就一定要从自身出发,自己先以身作则。从细节出发,遇到问题懂得从他人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也会耳濡目染。
比如一个父亲在停车场停车时总会考虑两边的车是否能够停下来,他会告诉孩子,如果停车停的歪歪扭扭,别人就没办法停车,或者勉强停进去也打不开车门。这样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也有可能造成车辆刮擦,得不偿失。
这只是一个小事,但是父母是孩子行为最初的老师,类似的事情父母做的多了,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觉得停车时考虑他人方便是一件必要的事,这也有利于建立起孩子换位思考的观念,同时在生活细节中去一步步实行。
2、抓准重要时机教育孩子
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小场景,非常有利于教孩子换位思考,比如平时宝宝抢别人玩具时,父母应该抓准时机告诉宝宝:“假如是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会怎么样?你开心吗?”
再比如让孩子递东西时,比如像剪刀、钢笔、筷子等物品时,都要告诉孩子要想着怎么样让别人拿着更方便,而不是自己拿着更方便,这也有利于孩子们提高共情能力,开始为他人着想。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在教育子女时,就给他的孩子讲过一个递笔头的案例,说的是儿子给父亲递笔,却把笔头递到了父亲手里,一方面父亲还要转过来才能写字,另一方面还有可能把墨水弄到父亲手上。叶圣陶老先生也是借用这种生动的案例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替他人着想。
3、减少第二人称的使用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普遍喜欢以第二人称来教育孩子,通常和孩子沟通过程中使用的更多的也是第二人称。
举个例子来说:父母总会对孩子说“你最近状态不好”、“你好像没有好好学习”,“你钢琴弹得一团糟”等等。
这些语言的特点就是以“你”开头,充满了指责意味,其实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更多的使用第一人称会加深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还有一点就是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们待人处事的方式。
还是以前面的例子为例,如果父母把“你最近状态不好”换成“我感觉最近你好像不开心,可以告诉我怎么了吗?”原来是父母肯定式的语气,父母已经给孩子定位是孩子状态不好,而现在加了“我感觉”三个字父母首先承认这是自己的感觉判断,不是孩子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父母询问“可以告诉我怎么了吗?”以一种关心的口吻把问题抛给孩子,既可以更快找到孩子这种问题的原因,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关爱而不是指责,一举两得!
想让孩子更贴心,父母常做这两条:
1、假想游戏
假想游戏的形式很多,有两种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父母假想自己是自己的孩子能否接受像自己这样的父母!或者是自己是否能接受被父母如此对待,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和孩子之间的共情,充分的理解孩子,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让孩子扮演妈妈,照顾洋娃娃的宝宝,妈妈扮演爸爸,从不同的视角去看看孩子眼中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很好的帮助父母找到育儿新视角。另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也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宝宝参与其中,调动宝宝平时的积极性。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开杂货店,下厨房等等,不仅仅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也会在这种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更多优点,帮助孩子变得更贴心,乐于换位思考。
2、应用“空椅子技术”了解自己和孩子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并不了解当下孩子的所有情感,所以对于部分父母而言,他们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反而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距离感。
“空椅子技术”其实是心理治疗中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方式,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全面的察觉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分析和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这种方式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误会矛盾时,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父母可以想象空椅子上坐的就是孩子,想象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其他解决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父母在无人的环境用两个椅子,自己坐在椅子A上时,代表自己,坐在椅子B上时代表孩子,通过坐在不同椅子上的自己,来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问题,遇到这种矛盾究竟应该如何解决!
总之父母想要让孩子变得更贴心,换位思考的能力一定必不可少,让孩子更懂得共情,父母也会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