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教育孩子有哪几种不同的教导方式吗?有很多家长对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怎么注重,实则教育孩子在方式的运转上特别重要,如果家长不选对教育方式,最终影响教育成果不说,还会给孩子的内心埋下自卑、内向的种子。
家庭教育总体上一共分为两种教育类型
1、中式传统教育
中式教育也相当于一种传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在中式教育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比较特殊,有”红白脸”父母、有严厉父母,也有将孩子越推越远的父母,而父母最终的所愿是孩子健康、快乐,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孩子着想。但是在中式教育中的孩子,他们往往具有比较强烈的叛逆心,叛逆心严重的时候,能将父母”气得说不出话”。
也有中式教育让孩子的自卑种子生根发芽,曾经笔者遇到过一个小女孩在超市里选玩具,小女娃一眼就看中了一个芭比娃娃,但是她的妈妈却在一旁说:”这个衣服太少了,挑一个衣服多一点的吧”,于是女孩又挑选了一个衣服多的芭比娃娃,但是这个芭比娃娃是原先玩具价格的两倍。
之后,妈妈又指着另一个性价比较高的玩具说:”这个芭比娃娃多好呀,好看衣服又多,我们选这个好不好”?虽然最后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买下了那款性价比较高的芭比娃娃,但是看着孩子时不时回头看看第一次拿的玩具时,就知道小女孩的心目当中并不喜欢现在手里的玩具。当孩子没有选择权,不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时,最后等待孩子的只能是自卑和内心的怪癖性格。
2、西式开放教育
西式的开放教育,一般在国外的运用比较广泛,西式教育也相当于中国父母对”中式教育的传统”。在国外的开放式教育当中,爸爸妈妈不会过多地参与孩子,父母只负责将孩子抚养到18岁,很多国外孩子过18岁之后便勤工俭学,在毕业之后有些孩子都小有成就,拥有非常丰富的社会阅历,所以国外的成功人士很多都非常年轻。
西式的”不管”和”放手”教育方式,虽然看似比较残酷,但是却给孩子的独立带来了特别牢固的催化剂。西式的开放教育,还有一点值得中国父母去效仿,在国外他们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都是以”朋友”为主,有着”无话不谈”的紧密关系,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然不会存在很多隔阂。
那么,中式教育醒目的特征又在哪里?
说到中式教育的醒目特征,笔者立马就会想到:”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无规矩不成方圆“……等经典,这些中式教育给人的感觉都特别蛮横和暴力的错觉,对孩子孩子这种”生物”来说,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一些,如果家长总是拿中式的”为你好”,去孩子安排好一些,让孩子失去选择和思考的权利,当孩子最终爆发的时候,可能家长自己还会觉得委屈受打击。
中式教育最容易培养出自卑、内向的孩子,而父母往往不惜余力的付出,却成为了最不受待见的人,反而将孩子和自己的距离越推越远。就拿《小欢喜》中宋倩和英子母女的相处方式来说,这就是典型的中式教育,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每天拿着”为你好”来说教讲道理。逼着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最后孩子完全不理解,当养儿养女养出”仇人”的时候,父母就需要多加反思。
当然,中式教育也并非就是一文不值,譬如”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孩子的懒散和生活规律,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和约束。中式有中式教育的弊端也有好处,西式教育同样也是如此,如若父母能够中西式结合教育孩子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