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实际上,很多父母对于家庭教育并没有什么概念,似乎觉得,只要花上时间精力给孩子报几个培训班和补习班,然后每天监督孩子写作业,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但其实家庭教育并没有这么简单。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只有父母自身把感情基础维持好,这个家庭才有温馨愉悦的气氛,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有保障。而把孩子放在家庭的第一位,甚至牺牲掉夫妻感情和家庭和谐,这样的家庭教育,多半是一场悲剧。
无论你的家庭是什么模样?对于父母来说,都应该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在教育学理论中,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从下到上一共5层,描述了教育的5个层次,分别是:生存、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
对于孩子来说,生存和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吃饱穿暖,受到基本的教育和培训,还要帮助孩子远离伤害;更进一步是爱和归属感,这就要求父母关系融洽,家庭和谐,孩子能够在信任、平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大多数孩子,能够达到“爱和归属感”的教育层次就已经不易。对于那些父母离异、家庭破碎的孩子,也许终其一生,都在苦苦追寻被压抑在心中的爱和归属感,这不得不说是孩子,也是教育的悲剧。
尊重和自我实现,是比较高的教育标准。
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自信和自尊;而“自我实现”,就是理想或梦想,我们可以理解为内心深处的渴望。要想让孩子能够“自我实现”,父母就要引导和帮助孩子通过学习、思考和感悟,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曾创作儿童教育著作《爱弥儿》,他把童年描述为纯洁天真的美好时光,认为应该加以珍惜保护,避免受到成人世界和价值观的腐蚀。而我们对父母角色的认知,实际上与如何看待孩子的童年有关。
别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的未来。
孩子一出生,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每个父母都会对孩子有许多期望和要求。我们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性格好,还希望他能成为高考状元、体育明星,或是科学家、艺术家,我们还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风趣幽默。
尽管有这么多教育目标,在生活中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却很小很小。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学习也是,很多孩子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依然不能到达终点。“中国式父母”永远都在帮孩子“抢跑”,他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做个普通人。
所以幼儿园要分快慢班,奥数甚至要进幼儿园,可是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真的能让孩子有出息吗?连父母自己都不敢奢望的远大理想,却要逼迫着孩子去实现,这对孩子公平吗?
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做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也许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