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人提出 “先抓习惯,再抓成绩”的说法,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本文更建议大家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通过思考,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更有利。那在孩子的小学阶段的教育,该怎么做呢?主要从一下四点出发,如下:
一、学会鼓励孩子
孩子的心灵脆弱,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当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家长不要过于严厉,而是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再次努力,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危机理论中强调,对于6-12岁的孩子,主要的任务就是客服自卑感、获得勤奋感,这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夸奖鼓励孩子的时候,要言之有物,比如孩子学习获得了进步,夸赞孩子的时候,不要忘记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当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夸奖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给孩子树立自信,同时鼓励孩子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学会引导孩子
皮亚杰的理论中,4-7岁的孩子以直观思维为主,7、8岁以后抽象思维逐渐替代直观思维,但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很难理解抽象思维,所以涉及到抽象的事情,孩子不理解并不奇怪,比如数学题。因此家长应该有耐心,并学会用一些具体的事物,引导孩子去理解,从简单到复杂,直至孩子理解。比如学习加法运算,孩子很难理解抽象的符号的意义,家长可以先用孩子喜欢的积木或其它孩子熟悉的事物,给孩子演示合并是加,等孩子熟悉后,再代入数学符号。
三、学会和孩子沟通
与孩子沟通,能加强亲子感情,同样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但多数家长并不会与孩子沟通。他们经常会摆出家长的威严,告诉孩子对错的标准,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要求去做。
我们可以看一下犹太民族的家庭教育,家长会经常和孩子沟通互动,就一些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只要孩子表达的观点有理有据,即便和家长的意见相悖,也会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赞扬。
除此之外,和孩子沟通,请避免长篇大论,也要避免说孩子听不懂的话,而是用简洁的语言,用孩子熟悉的场景,让孩子能轻易听明白,并进行思考。
四、树立规矩
在家力,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矩,并要求孩子严格执行,毕竟不管孩子去上学还是社会上,都有相关的规矩、规则需要遵守,比如小学生守则,法律。常见的是一些规矩,比如吃饭不许吵闹、起床后叠被、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等等。类似的规矩,很多时候单靠引导是做不到的,还需要家长强势的要求孩子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