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均居于第一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52.8万例新发宫颈癌患者,约有20多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在我国,每年约有10万例新发的宫颈癌病例,每年约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且近发病率也呈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已经成为危险中国妇女的一大罪魁祸首,因而,也使得预防此病成为一大关键。今天,39健康网请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乔友林教授,就宫颈癌预防的相关话题进行科学、详细的说明。
宫颈癌早期会出现两种明显症状,急需关注
人类关于宫颈癌病因学的研究已经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当时的意大利,就有医生发现修女不得宫颈癌,于是,提出了性行为与宫颈癌的关系。此后,科学家还明确,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
据公开资料显示,HPV种类繁多,有110多种,其中35种涉及生殖道感染,有20种与肿瘤相关。依据HPV类型与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将其分为低危型HPV和高危型HPV。而女性在最初感染的几年内,多数的症状会转归、清除。只有当免疫系统受到损伤时,病毒会大量复制,对细胞产生新的或重复性的损伤。
因此,不同的女性在感染HPV患癌后,早期时常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可以看见宫颈光滑,而一旦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
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较大表现为大量出血,一旦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常在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患者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晚期因癌组织破溃、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情况下,会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排出。
如果患者已处于晚期,常常会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下肢肿痛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引起尿毒症。到了疾病末期,患者还会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的情况。
所以,宫颈癌一定要早期进行预防。
宫颈癌预防最佳策略在疫苗,越早接种越好
早婚、多产、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因素均会使得宫颈癌的危险性增高。有调查研究也显示,有性行为男性和女性,HPV感染率高达90%。
为了实现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目前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的方式进行筛查,包括巴氏涂片、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HPV检测。另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宫颈管搔刮病理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
通过筛查,可以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阻止宫颈癌的发生。但是,愿意主动进行筛查的人往往在少数。为此,在诸多科普讲座上,专家也纷纷倡导:预防宫颈癌,年龄越小、越早接种越好,当务之急是,家长应尽早为适龄孩子接种宫颈癌疫苗,尽早受益。
目前,市场上,已经上市的宫颈癌疫苗主要为二价、四价、九价,可以预防16型、18型HPV。一般建议,9-14岁女孩作为宫颈癌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人群。
宫颈癌疫苗虽好不受重视,这些误区需警惕
疫苗虽好,但接种率并不高。当下,由于大众对于宫颈癌疫苗的认知还存在不足,能够接种HPV的女性寥寥无几。
针对HPV疫苗存在的常见三大误区和谣言,乔友林教授此次也将一一进行详细解释。
传言一:已经快40岁了,没有必要再接种HPV疫苗了?
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HPV疫苗是根据参加临床实验的受试人群批准。所有的临床实验选择的受试人最高年龄是45岁,最低的年龄一般是从18岁开始。所以,按照我们国家药监局的规定,45岁之前的女性都可以注射HPV疫苗,两价、四价、九价都可以打。
传言二:HPV疫苗价数已是越来越高,价数越高,防癌的系数越高?
对于HPV疫苗而言,价数越高越好是一个误区。世卫组织包括国际很多机构普遍认为,HPV疫苗预防宫颈癌,越早接种越好,有什么疫苗就可以先注射什么疫苗。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定,不要在等待中被感染,失去了最佳的免疫注射机会。
传言三:接种过疫苗便可一劳永逸,从此无需担心?
目前,HPV疫苗尚不能预防所有HPV高危和低危型别,为了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女性首先要洁身自好,注意个人性卫生。有性生活后即需要开始针对宫颈病变进行定期检查,一年一次,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有异常者还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随着HPV疫苗的普及,有条件者可以在少女时期接种HPV疫苗,选择当地最常见的HPV亚型,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有月经异常或性交后出血者,应警惕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时就医。#超能健康团##健康科普排位赛##415全国肿瘤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