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父母开车带儿子参加游泳比赛,车子行驶半路遇到堵车。这时孩子突然怒吼“为什么选这条路?这么堵我都没时间做热身了,我输定了!”
妈妈赶紧安慰儿子:“咱们已经提前四十分钟出门了,妈妈一定能及时把你送到。”
虽然有妈妈好言相劝,但孩子还是足足的咆哮了十分钟。
夫妻二人把孩子送到比赛现场时,这位妈妈满头大汗地说:“你知道吗?刚刚儿子大吼的样子,像极了你跟我发脾气的样子。”
想起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习惯的老师。
要想孩子有好习惯、好教养,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在生活中做好榜样。
下面总结了6个现代家长可能会有的坏习惯,父母们请自查。
经常对家人发脾气
动不动就向家人发脾气,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建,孩子也学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父母在家吵架,或是一方总是向另一方发脾气,会给孩子提供很坏的榜样。孩子有模有样学会了发脾气,还可能连父母吵架时的脏话也一并学会了。
如果是孩子不听话,犯错了,父母是要及时教育,但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客观冷静地指出孩子的错误。
建议:想发火前,父母要试着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果实在没办法控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爆发争吵。温馨和愉快是要留给家人的,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手机不离手
一些父母对手机的关注远超于孩子。
父母下班带着一身疲惫回来,吃完饭就各自刷起了手机,追起了剧。或是在给孩子陪读的时候玩上了手机。
自己玩手机却要孩子读书,实在是没有说服力,这也是孩子不爱阅读的主要根源。
父母常玩手机而忽略了陪伴孩子,将来孩子回馈给父母的,也只能是冷漠忽视。
建议: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自我教育。父母爱读书,书不离手,那么孩子也会自然地模仿,养成阅读的习惯。
即使工作再忙再累,如果父母回家能抽出一会儿工夫陪伴孩子,哪怕是简单聊聊白天发生的事情,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家长关注的,感受到家庭带来的暖意。
不守规则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父母,一边嘴上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边用实际行动带孩子挑战规则,大写的双标。
比如等红灯这件事,孩子被教育在红灯时不能过马路,但是赶时间的妈妈愣是觉得没车就能过,拉着孩子的手就闯了红灯。
这位妈妈是省时间方便了,殊不知这件事影响的却是孩子的一辈子。
孩子从父母这里学到了不用遵守规则也没事,自然就不会拿规则当回事。
孩子习惯了不遵守交通规则,也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建议: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教会孩子交通规则、社会规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己也要带头遵守。谁也不想成为孩子心中说话不算话的父母吧。
脏话不离口
孩子一般从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学说话了,3-6岁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这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一听就会。
特别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还特别喜欢模仿父母说话,如果大人总动不动说话带点脏字,孩子正好听见了,那大概率孩子也跟着说脏话。
建议: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好榜样,注意语言的文明,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因为你说的脏话,都可能会从孩子嘴里说出来。
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
父母做事不守时,经常迟到,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时间观念。孩子对时间观念的漠视,今后容易吃亏。
建议: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守时的重要性。做事前有计划,做事时按计划进行,按规定时间严格完成任务。父母也要带头,做事不要“来日方长”。
总是跟孩子哭穷
“我们条件不好,你要懂事一点,不要和别人比较。”
有些父母总是不经意对孩子“哭穷”,其实本意是想让孩子知道节俭,赚钱的不容易,不要有虚荣心。但是这对孩子而言,每一句“哭穷”,就是在打压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在同学朋友之间感到自卑。
在“哭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压制自己的欲望,喜欢的东西不敢要,内心对金钱充满渴望。
不否认孩子会因为知道家庭条件不好而变得节俭,但物质上总得不到满足,会让匮乏感伴随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