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三观正

前几天和表姐一家去吃饭。

 

我们边聊天边吃饭,突然表姐的女儿楠楠不小心将果汁打翻在地上,表姐赶快拿出纸巾递给孩子,孩子蹲在地上擦。

 

我起身准备帮忙擦的时候,表姐却对我说:“没关系,楠楠可以搞定。”

 

说完表姐帮着孩子拉椅子,拿垃圾桶,孩子擦的差不多了,起身和保洁阿姨借来拖布,很快将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

 

打扫完,孩子一脸轻松的坐在座位上说:“终于擦干净了!”

 

看着7岁的孩子就如此懂事,我震惊不已。

 

后来在聊天的时候,表姐说:“楠楠从小都是我自己带,所以这些事经常对她说,从小她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真正好的父母不仅懂得陪伴孩子,教育孩子,重要的是父母有着正确的三观,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这才是真正优秀的家庭,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

 

01

优秀的家庭,始于陪伴

 

曾看到一个视频,令人感动不已。

 

国外的一名爸爸,用视频记录了孩子每一个开学的第一天,从幼儿园到高中,坚持了13年。

 

每一次爸爸都会问女孩今天是什么日子,孩子回答:“幼儿园第一天”

 

“你喜欢幼儿园吗?”

“嗯哼”

“你想回去吗?”

“每天”

 

几乎每一次开学,爸爸都会问同样的问题。

 

而孩子也在爸爸的陪伴下成长,每次都眉飞色舞的为给爸爸分享学校的趣事,甚至慢慢女儿长大后,女儿将这一天定为“冰淇淋日”,因为这是非常幸福非常甜的一天。

 

整整13年的时间,父亲始终陪伴着她,见证着她的成长,和她度过开心的每一天,也是因为如此,即便是13年的时间,每一次女孩都笑的非常甜,很幸福的模样。

 

陪伴就是如此,让一个孩子感受到幸福,感受到爱,这份爱温暖着孩子的一生。

 

作家苏珊·施蒂费尔曼曾说:一切的亲子关系都始于陪伴。

 

也就是说父母想要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好,和孩子有话说,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就要懂得去陪伴孩子。

 

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们对这个世界是未知的,需要父母在陪伴的时候分享给他,让他通过父母来了解这个世界。

 

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一旦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么无论未来父母教育孩子,还是给孩子讲道理,孩子都愿意接受。

 

因为孩子明白,父母是爱自己的,而且多年的陪伴,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来了对父母的信任感。

 

所以,如果可以,请一定要多抽出点时间来陪伴孩子,因为陪伴是一切教育、亲子关系的开始。

 

02

优秀的家庭,陷于教育

 

之前西安咸阳一小区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名男孩每天都在电梯内撒尿,持续了半个月。

 

小区的保洁员说:每天早上7点上班,电梯里就是一堆尿,然而到了中午2点的时候,电梯里又是一堆尿,下午6、7点下班的时候,电梯里又是一堆尿。

 

本以为是动物,却发现电梯的壁面也有,后来他们查看了监控,是一名10岁左右的小男孩,每次进入电梯后,背对电梯门,站在一个角落小便。

 

随后男孩的妈妈得知后,第一时间在业主群里向大家道歉,并说因为这件事,昨晚狠狠的批评过孩子了,孩子也知道错了,但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的错误,于是让孩子打扫一个月的电梯间,作为补偿,希望各位业主能够原谅。

 

随后,妈妈在业主群发了小男孩的检讨书。

 

之后的一个月,每天小男孩拿着扫把和簸箕,来到电梯间打扫,而他的爸爸则每天监督他打扫。

 

每天在爸爸的监督下,男孩认真的扫地、拖地,擦电梯的厢壁。

 

真正优秀的家庭就是这般,孩子犯错后,一定会教育孩子去承担错误,做自己该做的。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教育孩子不仅是要看眼前,更要看未来对孩子的影响。

 

在为人父母前,我们都觉得教育很简单,但其实真正做了父母才知道,教育有多难,有时候一个不留意,就用错了办法,对孩子很不利。

 

然而真正优秀的家庭,在任何时候都会想各种对孩子好的办法,去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03

优秀的家庭,忠于三观

 

父母的三观,对孩子一生影响非常大。

 

好的三观,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德行好的孩子,然而父母不好的三观,会让孩子是非不分。

 

格力电器的老总董明珠就是一个三观非常正的人,在职场一旦她发现有人造假,一定会举报,即便和自己没关系。

 

而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是很注重用自己的三观去影响儿子董东东。

 

有一次,她出差回来的时候,路过儿子的学校,正好孩子们放学了,本想顺道接孩子回家,可是后来一想,自己开着豪车,怕会助长孩子炫富的心理,于是掉转车头回家了。

 

然而,那天孩子回家却比平时晚了半小时。

 

原来,儿子为了省一元钱,因为空调车是2元,而没有空调的车是一元,孩子为了等1元的公交车,从而晚了半小时。

 

因为母亲的三观,董东东从小学会了勤奋刻苦。

 

曾有一次,媒体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说:“我的妈妈是从零开始的,我是她的儿子,我也可以从零开始。”

 

如今的董东东也因受母亲影响,从而变得越来越优秀,甚至都可以和母亲并肩而立。

 

好的父母,用正确的三观要求自己,并且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三观正的人。

 

因为三观是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有什么样的三观,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未来就会成为什么样。

 

真正优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的模样,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每一个孩子,都在和父母的相处中,耳濡目染的被父母的为人处世所影响。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修炼自己,给孩子一个真正优秀的家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6:24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下午6:40

相关推荐

  • 沉迷游戏多欠不玩可以戒掉_

    沉迷游戏多欠不玩可以戒掉 钱没有两到十年,会有一滴钱掉进了“套子”。可对于网瘾少年来说,游戏不可能在短期内不影响学习。可问题是,网络游戏成瘾这几年来,早已形成了社会主流的共识——只…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2日
  • 怎样开导孩子的心理问题

    开导孩子的心理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孩子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开导孩子,让他们在心理上更加健康和强大。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20日
  • 父母玩手机孩子溺死

    父母玩手机孩子溺死的案例层出不穷 据国外的一则报道,浙江宁波妇儿医院二楼儿科病房外,一名小男孩因父亲玩手机不愿回家,用抛洒农药的方式,导致腹部空隙充进了3万多克,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3日
  • 休学是什么意思要复读吗(休学是什么)

    休学是什么? 休学,是指学生暂时停止学业,进行其他活动或休息一段时间。在现代社会,休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家庭和情况下。 休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 身体原因:…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30日
  •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意识的增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还有助于孩子未…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27日
  • 女孩沉迷网络游戏视频

    女孩沉迷网络游戏视频 近年来,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参与其中。然而,一些女孩却因此陷入了网络游戏的泥淖中,无法自拔。她们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游戏…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9日
  • 孩子网瘾应该强制控制吗

    孩子网瘾应该强制控制吗? 你是否知道,很多孩子现在因为沉迷网络而被孤立、被霸凌、被批判,甚至有人说都已经玩腻了,因为沉迷网络就会拒绝去学校上学。 事实上,让青少年沉迷网络,并不是进…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7日
  • 怎么教育老玩手机厌学的孩子

    怎么教育老玩手机厌学的孩子 家长提问: 现在许多家长因为手机的问题,导致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出现了严重的消极态度,不管家长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就是不爱学习,你说他他能听进去吗?…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5日
  • 学生上学时带的发卡不招摇

    学生上学时,通常会带着一些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些是装饰性的,有些则是实用的物品。而发卡则是其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物品,但它并不总是招摇的。 发卡是一种小巧玲珑的物品,通常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25日
  • 孩子有了攀比心理怎么办

    攀比心理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影响,产生攀比心理。这种心理现象不仅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