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
很多家长给我们留言,说是孩子换了老师,换了班级,从小学升初中,或是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成绩会有很明显的波动,要怎么办?如下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孩子成绩一直不错,到了初二,换了一个英语老师兼班主任之后,他的成绩急转直下,英语差到几乎零分。周末休息在家,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饭也不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完全变了样?
1
分析
1、环境变化,给孩子造成压力
妈妈说:“一直以来,英语都是孩子的弱项,尤其到了初二,换了一个大学刚毕业的英语老师当了班主任后,孩子的英语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我们都知道班主任对孩子的重要性,如果班主任教的课孩子不擅长,那么
不被班主任待见的那种滋味不好受。
2、妈妈偏激,让孩子郁郁寡欢
妈妈一直关注孩子不好的学科,比如孩子不擅长文科。当我问到孩子的理科怎么样 时, 妈妈才说 :“他理科不错,120分的考卷,他能考到110分以上。”可是平时妈妈与孩子交流时,聊的都是文科和英语,而孩子擅长的理科她总是一带而过。
3、妈妈不信任,孩子选择逃避
妈妈不信任孩子,不给孩子加油充电,孩子暂时沉迷游戏,既是逃避,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然而,妈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针对孩子沉迷游戏的行为展开打击,半夜暗查、没收手机、写保证书,让孩子的处境越来越孤立。那么,在认识到这些问题后,该怎么做呢?
指导
和孩子统一战线,做孩子的同盟。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要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和自己是同一边的,是自己的盟友,愿意和自己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第1步:放手
孩子的手机交孩子自己管理,这表示你对孩子信任。妈妈可以表达对孩子的担心,如何使用手机、什么时候使用手机,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但由孩子自己决定。
第 2步:关注好的方面
比如孩子的理科确实不错,尽量抓住一切机会,肯定孩子、赞赏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让孩子看见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提升克服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第 3步:和孩子聊理想
比如孩子说:“学习英语有什么意义呢?我又不想出国,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孩子善于思考的特质。孩子很聪明,小小年纪就开始思考做一件事的意义。不妨顺着孩子的思路,和孩子聊一聊未来,比如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学什么专业,想做什么工作?反推要上什么样的大学?上这样的大学
要学好哪些学科?比如要出国留学就要学英语;要上某个大学、某个专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英语要达到什么水平?
而能否与孩子展开这一良性的沟通,就在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姿态调整到“和孩子统一战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