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庭教育读后感怎么写

2022年家长学校的《开学第一课》迎着春天凉爽的微风,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2022年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开学第一课》也给我们带来一场难忘又值得回味的视觉盛宴.

认真观看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让我真切感受到:家庭教育不是盲目的,毫无章法的,而且有“法”可依的,作为家长,要认真学习家庭教育,力争做一名智慧型家长。

小学阶段——加强习惯培养,奠基美好人生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周彦伟副校长总结了三个数字“二、四、八”。

抓住两个关键:觉察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把握四个阶段:

1. 强制阶段:在培养某一习惯的初期,一定要严格要求、坚守原则、强制执行;

2. 激励阶段:当孩子在强制坚持同一习惯后,他会逐步尝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而这种感受和体验又会激励孩子继续坚持好习惯;

3. 疲惫阶段: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奖励的作用渐渐减退,习惯养成容易出现反复。家长要接纳孩子的疲惫,理解他的反复,保持耐心,继续提醒和帮助孩子;

4. 巩固阶段:大约经过三周到两个月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行为会变得稳固。

掌握八个要点:

1. 有利的环境:给孩子提供相对稳定。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一踏入这个环境就有氛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2. 耐心地引导:事先和孩子沟通好,让他了解为什么要培养这些习惯。当孩子在落实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耐心地引导,不要期望一次成功;

3. 及时的表扬: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表扬,让他知知道是哪个具体的行为做得好,值得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进而促进习惯养成;

4. 良好的示范:身教永远胜于言传,有些道理说很多遍,不如自己做一遍;

5. 默契的合作:父母首先意见要统一,不要在孩子面前态度分歧,有不同意见私下交流讨论。否则当着孩子的面,会阻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6. 有趣的游戏:顺应孩子的天性,不妨给枯燥的计划加点趣味性。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比赛,做到可以换取奖励,做不到就要受到惩罚等等;

7. 恰当的规则:将习惯落实成具体的规则和计划去执行;

8.坚决的态度: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当孩子不配合或者效果不理想时,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表明自己的立场,给孩子界限,知道有些规距是必须的。

一年级家庭教育读后感怎么写

初中阶段:帮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

初中生大都12到15,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渴望自由,勇于探险,渴望决定自己的一切,那么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能力呢?王海勇主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分享。

1.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家长要从抓住孩子的“犯错时刻”“挫败时刻”“心情不佳时刻”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小学阶段,孩子“犯错”,需要家长纠正和引导,但初中生却是需要家长的理解,如果家长一味指责和建议,只会让孩子愤怒和对抗。此时的家长应先静心观察,将事实与内心感受及你的经验分享给他,让他在与你感同身受的滋养里慢慢成长;孩子“受挫时”要关注他受挫后的反应,先与他共情感受,让孩子在情绪与情感的共鸣连接中找到归属感。接着是引导他看到挫败的价值,最后再导向下一步如何做,让他走出挫折;“心情不佳时”,家长更要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比你看到的更加需要你。

2.帮助孩子用好梦想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而少年则要养志——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最大的价值,是让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如:认真完成现在手头的作业,就可以离理想的高中更进一步,这就是认真完成作业的意义。再如:我想当球星,早起就有意义;我想当教师,练字就有意义;我想当作家,坚持写日记就有意义等。

3.帮助孩子学会规划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生涯意识——从学会规划周末时间开始,再到规划一周、一月乃至一年、一生。然后就是“五化管理”——目标具体化、完成数字化、时间限期化、执行决心化、白纸黑字化(让更多人看得到)。最后是及时反馈总结——让孩子重新看见过程、结果、漏洞、机会和自己。这也需要家长做好榜样,让总结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

4.帮助孩子管好情绪

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让孩子有宣泄的机会(运动、日记、出游等都是宣泄的方式),让孩子有表达的安全(让孩子敢于且有机会表达自己)。

5.帮助孩子直面未来

与其说青春期是孩子的逆反期,不如说是孩子的觉醒期。这是孩子完成清醒、蜕变、抉择,然后决定用一个怎样的自己去面对一个怎样的未来。家长朋友应该珍惜这个阶段,让他们因为我们而自我更加清晰,蜕变更加彻底,未来更加明澈。

好的父母,永远不会停下成长的脚步。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继续关注和学习“开学第一课”公益讲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方法”,让我们的陪伴和管理更有温度和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上午11:20
下一篇 2022年5月23日 下午12:16

相关推荐

  • 小孩子砸手机的视频

    小孩子砸手机视频 最近,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小孩子砸手机的视频,引起了很多争议。这段视频的拍摄地点和时间不清楚,但是根据视频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可能在玩一个手机游戏,他的家人或…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18日
  • 小孩子总爱宅家玩手机

    小孩子总爱宅家玩手机,经常是家里老人在忙着无聊的时候给孩子玩手机。有时候还能当手机哄孩子。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机呢?家长应该怎样做? 一、不要拿手机哄孩子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2日
  • 心理健康自测量表

    心理健康自测量表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健康状态。保持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们可以通过自测量表来…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25日
  • 小学女孩不上学训练中心有效果吗

    小学女孩不上学训练中心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一些地区,小学女孩不上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于这些女孩来说,不上学可能会带来许多负面…

    孩子教育 2024年6月20日
  • 如何看待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交关系。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如何…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7日
  • 孩子充电玩手机被电死

    孩子充电玩手机被电死,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玩手机。尤其是在孩子们中间,玩手机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流行的活动。然而,这种活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9日
  • 怎样才能让孩子进步8846062111

    怎样才能让孩子进步?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过程,父母和监护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让孩子进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8日
  • 心理健康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情绪、认知、心理行为、自我意识等方面。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23日
  • 孩子玩手机把手机摔了对吗

    孩子玩手机把手机摔了对吗?我觉得家长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个是家长是否会心疼孩子,一个是手机弄丢了孩子的眼睛。孩子沉迷于手机,其实是缺乏对手机的正确认识。 家长们经常把手机丢给…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1日
  • 青春期叛逆怎么引导

    青春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但同时也是叛逆的高发时期。在这个阶段,许多青少年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自我主张强烈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青春期叛逆”。 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引导,家庭…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