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见、孩子所学主要来源于父母,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所以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请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与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陪伴孩子是父母给到孩子最好的爱,也是最好的成长礼物。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
监护人应当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双方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文化熏陶等多种亲子活动,增强羁绊,灌溉爱的养料。
尊重沟通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能一味地替孩子们做主,要尊重、倾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尊重他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与孩子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故事
向下滑动阅读
小俊(化名)是一名高三在读学生,因参加同学生日会和他人发生冲突,涉嫌寻衅滋事被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
父母老是管着我,让我做这个做那个,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想出去放松放松呀,他们连我和谁一起玩都要管着。
小俊
在和小俊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小俊的压抑情绪积攒较多,对于父母无时无刻的安排和约束早有不满。与他人发生冲突的那次生日会,也正是由于他想挣脱父母束缚,喝多了才做出犯罪行为。
在亲职教育基地中对小俊及其父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引导小俊和他的父母静心盘坐,促膝长谈,构筑平等的亲子沟通关系;在课堂诊疗室,教授小俊父母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和亲子沟通技巧;在展望室,引导小俊一家背靠背畅言,打开心结,坦诚沟通,促进良性互动。
最终,小俊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和,父母了解并尊重了小俊的想法和需求,整个家庭的沟通开始顺畅起来,小俊也因考察期间表现良好被作出不起诉决定。
关注引导
父母应当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不忽略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学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尊重个体差异,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教学相长
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父母,父母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互动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
家长也需要适时的“补课”,通过线上线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学习、改善家庭教育方法,与孩子一起阅读、锻炼、开阔视野,形成良性互动。
放任
父母“生而不养”是违法犯罪行为,但父母“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同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父母以工作繁忙或身处异地为由,长期放任孩子的任性、野蛮生长,不加以约束和管教的话,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亲职教育案例故事
向下滑动阅读
未成年人小春的父母整天忙于打理美发店,早出晚归。
早上我们走时孩子还在睡觉,晚上我们回来时孩子也已经睡着。
父亲
从小到大,小春的父母虽然在身边,但等同于不在身边,父母能做到的就是给小春一张银行卡,维持生活。
当小春在校违反校规时,父母也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放任自流,最终导致其实施了打架斗殴的行为。
检察机关通过开展亲职教育,引导小春以及父母正视家庭教育问题,增强亲子沟通,亲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变长了,交流也变多了,渐渐地,小春的不良行为得到了矫治,顺利毕业走向社会。
溺爱
爱和溺爱的区别是什么?
爱的本质是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溺爱则是披着“爱”的外衣的一把利刃。亲情可以包容一切,却不能包容违法犯罪。没有底线的宠溺,不知分寸的放纵,甚至无视法纪的包庇和窝藏,最终只会把自己和孩子都推向深渊······拒绝溺爱,让孩子独立、健康的成长。
“让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
获益的将是整个社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
国家、社会、学校等相关主体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支持和帮助的权利和义务,比如:通过组建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队伍,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等方式。为家长赋能,帮助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聚力画好家庭保护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