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比我小十几岁的亲妹妹,小的时候很羡慕她,因为她一直跟着爸爸妈妈长大,生活、学习都是比我好很多的,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优秀,记忆中妹妹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那时候母亲对她学习抓得很严,想着自己上学的时候不会就只能乱做,也没有人管。觉得妹妹这样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好的,可当自己成为母亲后,发现自己的这种思想有点幼稚,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父母并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妹妹上初中后,母亲慢慢开始没有管妹妹,那段时间我也有了宝宝,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不知道什么原因,母亲选择了出去旅游,丢下一家老小给我,那时候我也不懂怎么去照顾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一时的疏忽导致妹妹初中时期留下了遗憾,这样妹妹还是考上了最好的高中,可命运喜欢愚弄人,妹妹去学校上了一个月的课就休学了。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母亲没有顾及妹妹的情绪,上小学的时候一心抓成绩,到了初中最关键时刻却选择了放手,妹妹的情绪疏导却被忽视了,就这样妹妹的一生被影响了。
如果受到影响的孩子抗压能力比较弱,这有可能会成为另一个让人后悔的悲剧。经历了妹妹这一事,对我影响也是很大的,选择自己带孩子,也是为了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能成为她有力的后盾。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确实很大,这样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更大,如果不能有效及时和给孩子进行情绪辅导,很容易就让一个孩子陷入困境。网络上听到的一些孩子轻生的信息,很多都是陷入了焦虑情绪,最后走上不归路。
在父母眼里,孩子没有社会压力和经济负担,应该是快乐的,所以只能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刺激。
在繁忙的学习中,孩子很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而这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是有害的。一般来说,大人遇到紧张、疲惫情绪时,会自我调节,通过在生活中增加兴趣、热情和戏剧性,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激动人心和快乐。但是,孩子并不能掌握缓解紧张情绪的处理方法,所以他们常常需要父母的帮助。如果不良的情绪处理不好,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陷入沮丧和悲伤状态,并且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成长烦恼也会日渐增多。父母只是单纯抓学习成绩是不行的,要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搞好心理教育,不能对孩子漠不关心,甚至刻意给他们施加压力。如果父母不能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障碍,就要带孩子求助心理医生。
生活中,父母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还要注意帮他们做好“情绪辅导”,及时摆脱焦虑的情绪。通常,孩子对周围的世界非常敏感,也有自己的自尊心,父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良情绪,很容易酿成大错。
(1)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学会预测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情绪。
想要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父母应该多看一些相关的图书,关注孩子教育方面的事情,知道哪些事情容易使孩子感到紧张,甚至可能导致孩子沮丧。经验表明,这些事件包括住院、开始上学或者上学的最后一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受伤等。
(2)经常倾听孩子讲述日常生活、学习经历。
防微杜渐,孩子的不良情绪会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来,或者因为情绪波动陷入紧张焦虑中。所以,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谈心,在和孩子的交谈中透露出对他们的支持,并且据此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孩子把沮丧或者紧张的情绪说出来,就要帮助孩子克服它们,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3)及时帮助孩子化解紧张、沮丧等不良情绪。
孩子在情感上陷入恐惧、情绪低落、厌烦、闷闷不乐、激动、愤怒等状态时,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比如,从不同寻常的畏缩变成不同寻常的好斗,或者从不同寻常的平静变成不同寻常的忐忑和激动。这时候,父母就要注意,孩子是否出问题了,必须及时进行干预。父母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但能帮助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束缚,还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的归属感。
孩子面临着强大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很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出现离家出走、自残等行为。所以,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会关爱他们,并让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通过做好“情绪辅导”的功课,成功跨越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