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国内买房,“地段”已经脱离所谓的市中心的概念,唯一关联的只是“好的学区”。
学区房真的是体现了中国父母,尤其是中产阶级父母为子女教育尽其所有的奉献精神。
其实即便在发达如美国,父母为子女教育操心的程度也没比中国少。
最近看了一本书《不平等的童年》。
作者以共同生活的方式,近距离观察了美国中产阶级(4个家庭)、工人阶级(4个家庭)、贫困阶级(4个家庭)的三四年级的孩子的日常生活。
1、学校的差异
书里提到两所小学,斯旺小学和下里士满小学。两所学校对于如何教育孩子的理念本质相同。
但是两校所拥有的关键的资源却存在重大差别,比如:物质条件、教育设施、教学用具、教师的薪水,以及家长的额外资助、招募志愿者参与学校活动的难易度等方面。
斯旺小学位于市郊,是中产阶级孩子就读的小学。
周边道路不拥挤,大家平时出门都开车,每家每户都有院子,即便下雪,24小时之内道路会被很快打扫干净。
而下里士满小学,位于市区,是工人阶级或者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读的小学。
这里许多家庭是租的房子,房子小且拥挤,没有草坪院子,房屋大门就紧挨着道路边。
其实在整个美国,家长平均社会地位高的社区都拥有声誉很好的公立中小学。
美国是在把好的中小学建在高级的社区,而中国是有钱的家长买入好的学区。
背后的本质是一样:希望子女能就读好学校的良苦用心。别忘了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是不是进了好的学校就一劳永逸、不用再操心了呢?
2、主动介入学校教学
美国中产阶级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互动,始终保持着监控状态,并且会通过介入和干预学校,来为自己的子女争取权益。
比如美国的小学会给学生做学术测验和智力测验,根据结果判断孩子能否入选“天才班”。
中产阶级的父母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没有通过测验,他们并不会认命让孩子失去机会。
相反的,他们会多方打听,安排孩子在第三方机构重新测试。一旦成绩达到标准,就会理直气壮地向学校要求把孩子安排进入天才班。
另一个例子,一个妈妈为了女儿业余学体操,考察和收集附近的体操学校信息,并且在女儿入学后,保持对上课情况对跟踪。
虽然她不被允许进入教室,但会在外面观察老师和女儿的互动,并在课程结束后和女儿的交谈了解情况。
在得知女儿被老师嫌弃体操基础差的时候,她会直接出面跟老师对话。
在谈话中她会表达对老师讲话方式的不认可,认为老师讲的话会伤及女儿自尊。当老师言语伤及女儿自尊发生两次之后,她果断让女儿转入另一个学校训练。
另一个工人阶层的母亲,对自己女儿的学习也非常看重,希望她能取得好成绩。
她很重视学校让女儿带回来需要家长签字的表格,并在第一时间完成。
但是她对女儿患有学习障碍的严重程度却不太了解。
她内心觉得这属于学校专业人员的领域,听老师们的决定“应该”更有利于女儿吧。
学校考虑要不要让她女儿留级,让她与驻校辅导专家交流女儿学习障碍的情况,她才发现专家和老师的观点其实不一致。
但她依然不敢做任何决定。
有一段时间,女儿没有任何表格带回来签字,她宁可内心焦急地等着,也不主动打电话去学校询问。
她觉得但凡有什么事情,学校会让女儿来通知她的。
在这个工人阶级家庭,学校和家庭有一道明显的界限。
不要以为这位妈妈在平时是一个消极和没有主见的人。相反,她在跟房东、市政公司打交道的时候,充满自信,并且干脆果敢地争取自己利益。
唯独在面对学校这种专业机构的时候,她不知道该如何去沟通,显得很被动;更不知道如何通过额外争取,为女儿赢得最佳利益。
3、家庭语言交流的引导
而在平时家庭的语言使用方面,中产阶级父母也有许多独特用心之处。
比如在接孩子上下学的途中,中产阶级的父亲问儿子,为什么最喜欢某个超级英雄或者这个超级英雄和其它的比起来,有何厉害之处?
而这位父亲是位律师,正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搜集证据-支持观点”的说理表达能力。
另一个中产阶级的孩子被一项家庭作业难倒了,要写出五个谜语。他决定去楼上的书房里找一些。
她的父母开始跟他讨论这种行为的不对,说这叫剽窃,并且会有法律风险。
而孩子会辩论到,“只有在被抄袭的内容是对方拥有版权的时候,才算剽窃。”
就这样,父母会经常把各种专业术语混杂在日常言谈中,甚至意识地培养孩子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
而在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里面,父母和孩子交流时,语言通常都不会用于充分的讨论说理。
语言只会充当指令的工具,父母会命令孩子:你需要这么做,你不可以这么做。
并且通常不会解释为什么,孩子更没有进行讨论申辩的机会。
简单粗暴,令行禁止。
家庭氛围也因此会显得无趣,孩子们也通常懂事而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