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见过了太多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有时恨不得别人给的一个糖果都舍不得吃,都要带回来给孩子。结果得到的并不是孩子的感激和感恩,更多的是孩子不知道感恩,索取无度。明明父母是把自己的心都捧在手心里端到孩子的面前,换来的不是珍惜,更多的是孩子的嫌弃。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怕我的孩子以后也是如此。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买和要学这本书的最大缘由。
三道染缸
在我的固定模式里,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不用教育的,做家长的只需要管好他的吃住安全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可。但到幼儿园学校里有的孩子就各方面做得很好,自己可以动手整理玩具,和小朋友之前也能友好相处,有一部份小朋友则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儿”,板凳上做不住几分钟,动不动就哭甚至大小便还需要老师来提醒。
看了书本中的介绍,对书本中的“三道染缸”观点非常认同。
朱庆澜认为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
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如同一张白纸,在家生活到6年里,犹如第一道染缸,若遇到好的父母在这期间教的好,养的好,就好似白纸染成红底子,到了学习阶段,遇到好老师,好同学,则如把红底子又牢牢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色,即使到了社会遇到了不良朋友想把他带坏,他那大红色的底子还在,一时半会也是不会变得。
若是在家待的期间,父母没有教育好,如同白纸染了黑底子,到了学习期间就是遇到良师益友,想把他变成红色,好孩子,他的黑底子总是难退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半红半黑的,如果很不巧,遇到了不热心的先生,到了社会上再遇到狐朋狗友之类的坏朋友,将黑底子一层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雪白无暇的,只看第一道染缸染法如何,具体都家长如何去教。从这也看到了,孩子出生到学龄前的教育至关重要。
做家务并不影响孩子学习成绩
去年暑假,带着两个孩子去娃大姨家住了1个月。我的两个侄女都是学校的学霸,而我的姐姐工作很忙,基本上管不到他们的学习。
我观察到两个侄女除了固定的作息时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里的家务活基本都是他们两个人干的,小到扫地,拖地,大到煮饭,有时还要烧开水。除了惊叹姐姐的肯放手也放心让孩子来做这些事情之外,还发现做家务的孩子真的很心疼父母的付出。
在超市买的好吃的食物,两个侄女每次都要留一部分给大姨吃,他们打心底里觉得父母上班很辛苦,家务活能干就多干点。好吃好喝的都要和大人一起分享。
相比有些家庭,恨不得把米饭端到孩子手上,哪里舍得孩子在家干一点点家务,看似爱孩子,怕孩子受累,实则对孩子过于娇惯,从小就没有培养独立的生存能力,不学会分享,到了社会也是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让孩子干点家务活吧,累不坏他们的。
孩子不喜欢家长的教育方法要避免
1、对孩子采取命令式要不得
小时候我们从我们的父辈那里接受的大都是命令式的,指令式的教育,不让我们干这个,不准我们做那个,试问我们都老老实实听话了吗,其实并没有,只不过我们做坏事更隐蔽了,不让父母发现而已。其实有些不符合实际的指令,我们小时候不喜欢,现在又何必强加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了,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有一种自立意识,面对家长的命令,尤其不喜欢。应该在家实行民主型,以商量事情为主。
2、唠叨
现在我常常也在反省,在家自己是不是太唠叨了,经常对孩子说着要好好读书,不学习将来没前途,看到孩子不吃饭,就拿粒粒艰辛苦这类话来和孩子说,孩子已经听太多次了,已经听烦了。主要说再多 孩子也是听不进去的,这时应该寻找新的话题。
3、埋怨,指责
孩子在外与人有矛盾,考试成绩不理想了,父母听完后,第一反应就是生气,很大可能就是训斥加暴力对待,孩子在外犯了错,考试不理想,本身就很内疚,他们渴望父母能帮助他找到战胜错误,走出误区的方法,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父母的训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存在的长处和优点。勇于向孩子认错。
4、不打骂,体罚孩子是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
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人,社会,人民,集体,邻里受益,最受益的则是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