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犯错就打(孩子犯错就要打)
你打过孩子吗?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不听话不配合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扯开嗓子吼一顿,或者有些脾气暴躁的,干脆就直接打一顿。
只要有过吼骂打孩子经验的家长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方法真好,立竿见影。
但是家里有一些大孩子的家长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大了,打骂吼也不管用了,甚至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还会出现厌学,早恋,沉迷网络,等等,很多跟家长对抗的行为。
有些父母就觉得很委屈,我都是为了孩子好呀,小时候我就打一顿,骂一顿,这孩子可听话了,怎么现在越长大反而越不懂事,越难管教了呢?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我想那些一直跟着奶油妈妈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们,都已经看出了问题所在。
没错,就出在错误地使用了打骂这种教育方式上。
所以,奶油妈妈总是在强调,家庭教育这件事,越早接触学习越好,这也是奶油妈妈要建立3-6岁的妈妈育儿学习交流群的原因。
长期采用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会有什么后果呢?
第一:严重破坏亲子关系
奶油妈妈曾经说过,你打孩子时扬起的手,其实正在一步步隔断你跟孩子之间的血脉亲情。
孩子被父母打骂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心里是舒坦的。
反而这种皮肉之苦,会让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
打的结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第二: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经常对孩子非打即骂,会导致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慢慢随着孩子长大还会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
同时,还会让孩子养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习惯,父母在家打孩子,孩子就去学校打他的同学。
第三: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这是孩子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
其实很多家长并不是真的就那么爱打孩子,而是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教育方式去对待孩子。
遇到孩子做错事情,或者不配合的时候,家长怎么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其实做法非常简单,奶油妈妈把它总结成:亲子沟通三部曲。
第一步:给孩子留出解释的机会
孩子们都不傻,做错事情之后,他其实也非常的忐忑和紧张,这个时候,父母主动给孩子留下解释的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
记得小奶油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着急出门,但是他却一边拉着我,一边在我梳妆台上一顿扒拉。
然后啪一声,我的一瓶1000多的香水被打碎了,当时我是又气又急,但是幸好我一直学习家庭教育,所以,我意识到孩子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意图的。
接下来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先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确认孩子没事之后,我跟孩子一起清理了玻璃碎渣。
最后,我才开口问孩子:刚才为什么拉着妈妈不让妈妈走呢?
小奶油怯怯地看着我说:妈妈今天很漂亮,有香水,更漂亮。
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心里又感动,又庆幸,感动的是有时候孩子对我们的爱真的远超我们的想象,庆幸的是,幸好我给了孩子解释的机会,而不是凭借主观臆断,对孩子粗暴的吼骂。
第二步:明确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或需求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家长发脾气,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犯错本身,而是因为孩子出现的这个问题,让家长感到到了不舒服,或者是丢脸。
比如孩子打碎了我的香水,我感觉生气,愤怒,可能更多是出于心疼我的香水。
这个时候我们要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孩子,而不是通过朝孩子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说,宝贝,你的心意妈妈明白了,谢谢你对妈妈的关心和赞美,可是,你刚才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香水,妈妈好伤心呀。
第三步:引导孩子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你把你的情绪和感受明确的告诉孩子之后,孩子可能会不知所措,也可能会看着你,抱抱你,然后对你说:妈妈,对不起。
不管孩子给出的反馈是什么样的,接下来,妈妈都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说:那如果下一次你有事情想找妈妈的话,我们就直接跟妈妈说,我有事情找你,可以么?
孩子一定会给出肯定的答复。
接下来我们再来引导孩子,以后如果你想拿或者想找东西,但是找不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给出你很多的答案,比如说:那我就搬个凳子,踩在凳子上,或者,那我就找妈妈来帮忙等等。
当家长能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基本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不会影响孩子跟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不会让孩子因为错误的打骂教育而形成不好的习惯和性格。
我总是跟大家强调,家庭教育没有捷径,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从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育儿,就是一场修行,养育的是孩子,修的却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