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儿童观及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第一次接触陈鹤琴教授的教育理念,是从别人转载他的一篇文章《怎样做父母》开始,文章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指出了怎样做父母的道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陈鹤琴教授的一本著作《家庭教育》里面的内容)
正如网上曾经有个热搜“当父母也需要考取资格证”,确实为人父母也不是容易做的,不是说你结了婚,生了娃,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并不然。
在如今社会,养孩子且不易,想教育好孩子更难。
所以,陈鹤琴教授在文中提到,我们在未做父母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资格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养育孩子,使得孩子身心两方都充分而又正当地发育?这些,都该弄得明白,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他谈了很多条,包括父母必须晓得孩子的身体、心理是怎样的状态;父母必须明白爱小孩的方法;以及父母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念头等。今天跟大家分享“父母要改正的三种错误念头”。
父母对于养育孩子有什么错误观念呢?
1、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小人”
这里的“小人”是指小大人的意思,就是说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像大人那样懂事,例如,希望孩子对待学习能有自律性、自主性,总是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其实是玩。
父母把小孩看成一个“雏形的成人”后,会对孩子寄希望于更高的要求,这样就会无意识中缩短他当孩子的时间,好使他早点成为一个大人,好做大人的事,导致孩子的地位被完全抹去,孩子的利益也就被人忽略了。
2、认为孩子是父母的财产
在过去有一种观念认为“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尤其是在农村,这种观念更是深厚。虽然现在的父母们已经比过去理智多了,但是也要警惕这种思想的存在。
因为父母一旦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那么出现这样的后果:
一方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拿父母的地位来强迫孩子,尤其是当孩子不听话是,父母居高临下地认为,“你是我生的,我揍你是应该的。”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把儿女当做私有资产看待,孩子便成为父母的附属品,从而失去了他们的独立人格,不利于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3、小孩子是错的,父母总是对的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也堪称家喻户晓了,可是真是这样吗?父母就没有有犯错的时候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相信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犯过错,可是在孩子面前,却都是“迷之自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总是认为孩子是错的,父母就是对的。
陈鹤琴教授讲,“我们若仔细研究一番,拿合理的眼光看过去,在普通情形之下,小孩子大都是对的,父母大都是错的。小孩子虽然有时发生错误,那错误也大概是父母的错误所引起来的。”一语道破错误的真谛。
针对这三种错误的念头,我们要怎么修正观念呢?
首先,小孩就是小孩,不可人为地去缩短他做孩子的时期,更不要剥夺他作为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例如玩耍的权力。
陈鹤琴教授讲过,孩子喜欢玩好游戏、好奇心强、有好群心以及喜欢野外生活,这些都是小孩子心理上特有的表现。
第二,孩子有独立的人格,他不属于父母。
父母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这种爱属于自私的爱。
正如纪伯伦那首诗里所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陪伴你,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最后,父母犯了错也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仗着大人的权威,将自己的错误凌驾于弱小的孩子身上,这对他不公平。更何况,小孩子有时犯错,也多半是大人的责任。
你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这三种错误观念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