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教育儿子的信条(傅雷家书教育儿子的信条)
《傅雷家书》是非常有名的教育类经典读物,伴随着“中国肖邦”傅聪的消息它再次被热议。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傅雷对傅聪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导。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这部书开头时不起眼的两封信,第一封就把我震住了。
第一封信写于1954年一月十八日,信中有这么一句话: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第二封信则写于前一封信的第二天,也就是一月十九日,里面有句类似的话:
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恶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不知你读完什么感觉,反正我非常惊讶。要知道傅雷作为一个有名的翻译家,在文学、语言上的造诣极高,应当是位德高望重的父亲才对,为何一来却先写下两封忏悔信呢?
我一度凭此认为《傅雷家书》徒有虚名,一个会虐待儿子,良心上自觉对妻儿过不去的人,能成为引导别人如何做好父母的典范吗?
直到我了解了这封信背后发生的事,我才明白正因为傅雷这两封信的忏悔,才使得这本书在家庭教育领域极有影响力。
这要从傅聪小时候说起。
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极为严格,虽然经受过西方教育的熏陶,但是其骨子里仍是那种中国传统的严父式家长。他对礼特别看重,甚至专门编了一本教材规定孩子们的言行,比如吃饭时手肘该放哪,咀嚼的声音多大就是不礼貌。
而小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规矩,傅雷的这些条条框框对喜欢释放天性的傅聪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但傅聪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他要是犯错傅雷便会雷霆大怒,经常会出手惩戒一番。
杨绛曾回忆说,她与钱钟书到傅雷家做客时,傅聪兄弟两调皮趴在门外听墙根,无意间被傅雷发现后,瞬间发怒狠狠呵斥了一番。
傅聪小时候有很好的音乐天赋。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拥有绝对的音准,哪怕是他背对着钢琴,你无论按哪个键,他都能准确听出来。由于他在这方面的天赋突出,傅雷就天天逼着他练琴。
但那时他才7岁,正是调皮爱闹缺乏耐性的时候,但每当他稍有松懈,傅雷就要发脾气。
父子俩经常一个人来楼上看书,一个人在楼下练琴,每当傅雷听到音乐不对时,就知道他开小差了,便会去狠狠的修理他,有时甚至按着他的头撞墙。
在儿子面前总是板着脸,一犯错误就严加指责的教育方式,被傅雷使用了很多年。
直到傅雷45岁,他们一家人送傅聪前去波兰,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国际肖邦的钢琴赛后,傅雷回忆自己教育儿子的前半生经历,才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家庭教育,这才有了前面提到的第一封忏悔信。
过了一天,傅雷又写了一封家书,在前一封的基础上继续反思自己对儿子教育的不恰当之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二封信。
结合这个背景,再来看《傅雷家书》前面两封信,就会发现它们的不一般。这两封信像是一个转折点,代表了一个父亲自我认知迭代后的蜕变。
傅雷在45岁父性真正的觉醒之后,明白了以前那种对儿子的爱太过于粗暴,仅仅是严格约束孩子的行为,并不是真正好的家庭教育。
身体力行的榜样引导,真正的与儿子交心,才能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助其成为人才。
所以,《傅雷家书》中后面的信都是傅雷,要么轻声细语的分享人生观,或者语重心长的讲述自己的世界观,抑或是温柔的表达自己对儿子的关怀。
读起来的时候,就像是一位学富五车的慈父呕心沥血的给你传递能量,字里行间全是说不尽的温柔与智慧。所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说,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小时候父爱缺失的那一段精神空白。
作为一本经典必读书目,《傅雷家书》不仅是众多“子女”们应该读来洗涤自身的经典书籍,他更是众多父母需要仔细研读的书籍。
陈思和在开讲啦的舞台上,就曾说过这本书影响了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因此值得家长们好好读一读。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第一次给别人当爹,或者第一次给别人当妈,不必说教孩子做什么学什么,有些人其实自己的思想就存在很大的误区。
比如很多人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就犯高高在上的毛病,殊不知傅雷用开篇的两封信告诉我们,真正父性觉醒的父母,真正懂教育的父母一定是先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个级别上再对话。
育人先育己。
如果一个父母尚且是个“半罐水”,在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引上存在着自己不知道的误区,那对于孩子家庭教育来说,必然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而《傅雷家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大师傅雷是如何给他的孩子传递价值观的,当涉及到道德与利益如何抉择、人际关系的拒绝与妥协等人生终极问题时该如何做等等。
比如,关于如何拒绝别人,傅雷告诉儿子:
人家拉你出去,你就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
这个观点是不是很受用?
我们若是只想着一味地讨好别人,偶尔拒绝一次还容易得罪人。而一旦给自己定下规矩,该拒绝就拒绝,给别人留下有原则的印象,反而越来越不会因为拒绝人而影响关系。
这本书记录了傅雷与傅聪父子之间从1954年到1966年之间的来信,以傅雷的书信为主,186封信都是一代国学大师的家庭教育智慧。
在傅雷这样富含智慧的教育下,傅雷变得越来越牛,从代表中国参加肖邦钢琴大赛开始,傅雷逐渐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被誉为东方的肖邦。一直到他八十多岁依然非常受欢迎,连钢琴家郎朗也是他的忠实拥趸。傅聪最终没辜负傅雷的苦心孤诣,也成就了《傅雷家书》里的186封信的传奇。
很久以后,有记者采访傅聪时,想请他说说《傅雷家书》背后的故事,他却摆了摆手说:
“唉,每个人见到我都要说《傅雷家书》,好像我老也长不大。其实,我也是望七之人,离开《傅雷家书》已经很久了……”
傅聪一代大师固然不再需要《傅雷家书》的指引了,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它依然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书中你可以读出父爱精神洗涤自己,也可以从书中摸索出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论,这些都是这本书能带给我们的好处。
记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他跟老婆结婚之前,发现彼此都有一本床头书,就是《傅雷家书》。
这样一本上至名人下至普通人,都受益无穷的家庭教育读物,我必须把它推荐给你。
改变现状最好的方式是先改变认知,改变认知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读经典。
这就是很多牛人爱读经典名著的原因。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读到别人用一生才洞察出的智慧,看多了这样的书,人能不牛吗?从《傅雷家书》就开始读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