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隔离的心情(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心理变化)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才刚解封的上海,似乎有些小区又封了… 今天我们不谈防疫,来聊聊长期隔离下,除了大人,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远远超过想象…
ps. 感染时该怎么处理,怎么退烧?怎么缓解喉咙痛?怎么预防重症?到底哪些是重症前兆?怎么吃才能补足营养,帮助免疫大军尽快打赢病毒?
这些以前可能在不同文章中分别提过的染疫后居家照护处理办法,不知道大家都知道了吗?需要藤妈总整理一篇让大家直接收藏吗?有需要的文末留言”+1″让我知道,谢谢。
在大人用限制,隔离,停工停课等手段来处理疫情时,孩子根本不用染疫,也会因为环境,生活上的变化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影响。
特别在疫情升高期间,家长很可能因为担心染疫等忧虑,以及工作或经济,生活上的困扰,压力,导致大人自己的情绪紧绷,甚至常在崩溃边缘
这种情况下,我们难免会对孩子比较严厉,缺少耐心,不假颜色,于是孩子一举一动会特别小心翼翼,担心挨骂
许多研究都指出,这些状况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心智行为的发展…
父母的行为举止,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影响孩子日后的性格成长
大人常会用责备,恐吓孩子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可是孩子真的能被”骂乖”,”吓乖”吗?
还是孩子的内心深处开始会有不同的想法?要么阳奉阴违,在爸妈面前是一套,人后又一套?甚至开始用说谎来掩饰错误?
研究发现,从小常被情绪勒索的孩子,长大后染上烟瘾,酒瘾,药瘾,以及在青少年时期出现逃家的机率远比其他孩子高得多。
不过老实说,从来没对孩子情绪勒索过的应该都不是亲妈吧
毕竟从,”你妈我早上五点就起床帮你准备午餐饭盒,结果你带什么去,就带什么回来,你有考虑过妈妈的心情吗?”
到,”我每天累得跟狗一样,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你,只是要你乖乖自己写作业都办不到,你对得起我嘛?”
都算轻重程度不等的情绪勒索…
大人们对孩子的担心,如果没有控制好情绪,演变成过分焦虑的情绪,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巨大。
在疫情发生后两年,国外的研究人员就发现:
“孩子长期停课,没上学,其实跟大人长时间停工,不上班,压力是一样大的”
别看孩子成天在家闲晃,无所事是,他们晃着晃着还是会晃出压力!
就这样想像好了,你回到小朋友时期,跟你亲妈隔离在家,天天大眼瞪小眼,从早上八九点就盯着你,该起床了,吃早餐了,去写作业,不要看电视,赶快去练琴,听英文,等等休息时做体操…
你会不会有压力….
疫情间,孩子在家的感觉
研究人员发现,光单纯停止上学,而且一次又一次延长在家的时间,高达87%的学童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体能状况上都会受到影响。
这是在国外疫情间各种限制下,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只是孩子不见得会跟大人分享他们的感受。
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孩子最常见的三种心理症状:
焦虑 (24.9%),几乎快1/3的孩子,在居家隔离期间会出现焦虑状态;
忧郁 (19.7%),也就是说,10个孩子中,有2个孩子的内心,会闷闷不乐,每天懒得动,甚至干脆也不想去上学了;
压力 (15.2%),有些孩子在这段期间会发生半夜惊醒,尖叫,乱踢,甚至哭闹的状况,平日则可能出现不想吃饭,容易哭泣,特别容易害怕受惊吓等
数据显示,疫情间,只有21.4%的孩子表示在家觉得很开心,满意居家学习的状况。
这其中,对于已经习惯跟同学每天有大量互动的高年级学生影响尤其大,他们居家时期,常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封闭自己的世界,也藉此避免被家长责备各种生活,学习,或卫生习惯没做好。
疫情间,孩子的不健康心理状况,很容易影响孩子日后成长发展
研究指出,疫情间大人不管是情绪压抑或崩溃的各种不健康行为,都会带给孩子负面的经验,影响他们日后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这些影响包括:
- 认知不足;
- 激发忧郁狂躁行为;
- 滥用药物,以及烟酒成瘾;
- 封闭自己,逃避责任;
- 易入歧途;
- 罹患”非传染性疾病”的机率增加
所谓”非传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为: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四种疾病。
WHO同时指出,导致”非传染性疾病”增加的原因有:抽烟,身体缺乏足够活动,喝酒,以及不健康的饮食。
也就是说,疫情隔离期间,大人的压力,负面情绪,对孩子产生的影响,竟然跟抽烟,喝酒,不运动,饮食不健康一样,会让孩子将来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机率增加。
隔离期间的亲子沟通,比平常更重要
必须承认,在疫情严重,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大人的压力是很大的,情绪波动也大,
这时候,先处理好大人自己的情绪,比处理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不肯好好学习,不乖乖吃饭,更重要!
隔离期间,大人最常发生的不健康心态状况包括:
情绪勒索:
居家期间,过度反应,紧张焦躁不安,或生活危机意识,都可能造成个人情绪管理失控,进而对孩子出现情绪勒索的语言或行为;
亲子互动压力:
这种状况常出现在高神经质或高标准的家长,因为过分担心,而开始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或有超乎平常的要求,
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也会造成孩子更担忧,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做错什么事了,会不会让家长更不高兴。
老实说,这些状况在两年前南非封城,小晞跟我居家隔离期间多多少少也发生过,程度轻重不一的各种亲子间的冲突,除了”亲生的”,我最常用的办法是,”先离开现场”。
不管去厨房,去厕所,去自己房间,总之先跟孩子分开,离开一触及发的战场,然后喝一杯咖啡或酒都好,或是洗个澡,至少洗个脸,总之,除了深呼吸,找个方法让自己冷静,放松下来。
然后再回过头来看事件,有没有这么严重?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总之,“先处理好自己,再来处理孩子”。
研究人员发现,家长在疫情隔离期间,”有温馨,理性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讨论并达成协议,理解大家的日常生活作息”,对孩子不安的心理状态,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家长的防疫压力,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父母的压力越大,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变得特别敏感或过度解读,也就越难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因此研究指出,当家长压力很大时,不需要开口,孩子其实就能感受到;相反的,大人往往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跟需求。
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需要小心翼翼避免引起家长的情绪波动,演变成亲子间的冲突或情绪勒索,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更大的负面影响,或引发更激烈的亲子对峙。
所以,“爱孩子之前,我们得先好好爱自己”,把自己照顾好了,我们才能用更好的自己来更好照顾我们的孩子。
疫情下,孩子跟大人一样不容易。
如果我们也只能希望疫情别影响到工作收入,就不可能指望这种时期孩子得弯道超车好好学习。
这种时候,大家尽量想办法让生活正常,亲子关系融洽,绝对比什么都重要。
南非才刚走过第五波,也就是奥米克戎的新变种BA.4 & BA.5,这一波,几乎横扫我身边所有的朋友,小晞学校更不用说了,班上没感染的小朋友包括小晞,只有两个。
可老实说,连我都不敢肯定,小晞跟我有没有可能其实已经无症状感染了,毕竟最近的血库抽样调查发现,疫苗接种率只有31%的南非,抗体检测竟然高达93%。
Anyway,一年前藤妈说10年内大家都会感染过新冠,被当成危言耸听,今年三月我说新冠不会消失时被网暴,经历这几个月,相信病毒会依照科学发展理论继续活下去,而不是光靠奇迹会消失的,应该比较多人了吧…
如果防疫政策依旧,隔离还是会继续好一段时间,请大家照顾好全家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别忘了心理健康也一样重要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