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是听话的孩子父母越不重视(父母说的话孩子不听,因为威望值低)
身边总会听到不少父母抱怨渐渐长大的孩子,挫败感、失望、难过充斥在心里。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自己跟孩子讲话,讲道理,孩子常常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呢?
孩子不愿意听我说话,孩子不和我说话,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我和孩子一说话孩子就跟我吵,我和孩子一说话孩子就走人……
把孩子养这么大,为孩子付出那么多,我那么爱你,我说的都是为你好,怎么就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呢?
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父母的话就是他世界里的权威。但随着孩子长大,自我意识、判断能力愈来愈强,言听计从已需要前提条件。
父母为何逐渐丧失权威感?
1、说了不执行,没有原则
为了惩罚不听话的孩子,很多父母会用语言进行威胁,“你再不……我就不让你……”这可能是常见的威胁武器。比如,“你再不听话,你就别吃饭了”,但最后还是给孩子吃了。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反正不用后果自负,这饭你最后还是会给我吃的。
2、要求太多,难以继续接受
孩子很高兴地展示自己才华,妈妈听了却说,“你的声音如果再大一点就好了,你的表情再丰富一点就好了,你的语言再清晰一点就好了……”
开始孩子可能会听进去,但如果每次得到的是各种要求,失望就演化成叛逆:我不想再听你的了!
3、情绪管理差,失去稳定性
心情不好时,我们容易对周边事物感到烦躁,甚至会将这种不好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水倒在地板上了,就被父母臭骂一顿。过几天父母心情好,孩子做了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比如偷钱,父母视而不见。
凭自己的情绪进行教育是可怕的,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对错不重要,看准父母脸色就万事大吉。
4、其身不正,失去感召力
作为父母没有以身作则,例如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受到老师的教育“红灯停绿灯行”,但父母在赶时间的时候揪起孩子直接闯红灯了。
这些行为在孩子眼里,会觉得爸爸妈妈做得不对。久而久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感就失去了。
学会让孩子听你话
1、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
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
有些父母经常会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听、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讲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
2、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是很好的技巧。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聊天,同时把教育的道理融合进去。
3、用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
我们希望孩子放学按时回家,如果直接对孩子说:放学后不准在外面玩,给我立即回家!孩子则会感觉到你在限制他,必然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不妨这么说:放学后你不按时回家,妈妈会担心的!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
4、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父母因为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
孩子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愿。
5、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这时候就很需要他人的关心,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话语,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
把话改一改,比如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6、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
所谓负面意义的语气,比如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你应该、你真笨、你好坏、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
各种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说得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所以,别再盲目怪孩子不听话,如果我们做得更好一点,孩子何尝不会更好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