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学校欺负同学(一群女学生殴打一个学生没好好教育孩子)

女儿在学校欺负同学(一群女学生殴打一个学生没好好教育孩子)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01

小心讨好,却被围攻

前天,家学辅导群里告诉我们,有困惑的可以得到帮帮群里的咨询师老师们一对一的个案咨询。

看到这个信息,我立马把我现在正面临的问题发到了群里,没想到非常幸运被老师选中。

我根据我自己的时间和咨询师的时间,最终配对了林老师。当天晚上我就把大概事件短信编辑给了老师。

昨天上午八点,我们正式开启了这次咨询。

林老师跟我一样都是家学学员,但她用咨询师流程引导我梳理事件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她清晰的思路和功力

一开始,林老师让我用五分钟描述了一下事件的起因,我也开始顺着老师的带领,重新开始看见女儿的真实状态

女儿今年14岁,特别在意同学关系,很担心同学不喜欢自己,所以,跟同学相处,她都是宁愿为了自己所谓的好人缘,不惜讨压抑自己的感受,讨好同学。

但是,越是讨好同学对她越是各种挑剔。

终于,那天她跟一个同学之间闹了矛盾,那个同学后来召集了班上二三十个同学一起辱骂女儿

女儿受不了,强烈要求我们给她转学。

转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我们也想着跟女儿好好沟通,让她能够在初中阶段顺利读完,进入高中就换学校了。

可是,这件事情之后女儿的状态受到很大影响,无论学习还是人际都非常低能量

我也尝试用肯定的方式跟女儿沟通,但她始终无法走出这件事的影响

这件事也成了困扰我们家庭的重大事件。

02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过程中,老师也问了我一般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和状态。

我突然意识到,一直以来,我自己面对人际的状态,也是小心翼翼,刻意讨好,生怕别人不喜欢我。

我小时候读书家里比较穷,我有个舅舅和姨对我家帮衬比较大,我上大学是家里人帮我选的,是舅舅和姨他们所在的城市。

之后,母亲经常叫我感恩,每年寒暑假都叫我去帮忙做事(姨在她们所在的市中心做手机和通讯类卖场)。

那时,我很胆小、唯唯诺诺,也很懂事,白天帮姨看店,晚上回去帮干家务。

毕竟还是孩子的年龄,我也想要跟同学一样去玩,去happy,可是我的懂事又告诉我:我要听妈妈的话,我要学会感恩,不能什么都依着自己的想法来。

总之,为了让妈妈和其他亲戚开心,我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回想那段时间,自己过得很压抑。

后来结婚有孩子,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拼命工作,早出晚归,孩子都是老人帮忙带,先生在外地上班,周末才回。

平时,我跟先生就是打打电话聊些家常,很少表达感受需求之类的。

对待孩子,也很少关注孩子的感受是什么,也没留意过孩子的需求。

回想起来,女儿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出现这种刻意讨好同学的情形。

但那个时候,我还没学习,不知道这是女儿自信心不足,以及人际姿态过低的表现,也没有引起我的重视。

没想到初中之后,这种人际上的过低姿态,却引发了这么大的冲击事件

等我说完整件事情,林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就是我的复印件,她现在人际上的状态,某种程度上就是受到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后,老师带着我一步步觉察。

她先是带我回顾《平衡情绪》课程中,小华吃钉子那个事件,让我再次铭记:被忽视的情绪,一步步累积下来,就会演化成严重的后果

这个梳理好像一记重锤,一下子使我觉察到,我一直以来也在用忽视对待女儿的情绪。

女儿看似要转学的背后,实际是长期累积的情绪,从她四五年级就在人际上不得已委屈自己、讨好求全,但我没有留意和支持。

这次被群体围攻的事件发生前,其实,我也知道她特别在意自己的人缘好不好,但我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风险

我很后悔,没有及时跟孩子交流,让孩子知道:

任何时候,你都是值得被爱的,你不需要通过讨好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而且,讨好换来的往往是更大的忽视和欺凌,而不是尊重和认可。

03

让孩子敢于说不

跟随者老师的天龙八步咨询流程,我一步步清晰:一切的根源还在我,我接不住女儿,我自己的情绪卡点一直没被疏通,有印痕,女儿的行为只是激发了我的情绪按纽

很感谢林老师,对我及时看见和赋能,她说我的觉察能力已经很好,可以从无知无觉到后知后觉,不断成长下去,就可以越来越当知当觉。

老师还告诉我,现在这种情况,我要做的是:首先和女儿站在一起面对问题,而不要再和问题一起试图“搞定”女儿。

最后,在老师的启发下,我自定了接下来的方案:

1. 停止破坏性的行为,不要再给女儿贴标签

2. 用341肯定法疏通女儿的情绪,这步很关键,先通情再达理

3. 做女儿的支持系统,让女儿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妈妈都会无条件爱她、支持她

整个咨询做下来,我感觉收获颇多。

针对女儿要转学的事件,我由十分的无奈、无力、着急等低能量的情绪,转变为轻松、有方向的正能量

经过咨询师的步步梳理和引导,我意识到:看似女儿突然的要转学背后,是长期的情绪累积造成的,我作为母亲,在苗头出现时用漠视和逃避的方式,进一步造成了现在的“事故”。

我下定决心,借助这次事件,好好填补给女儿挖的坑。

我不再执着于让女儿听话懂事,让她的言行都符合我们的希望,而是让女儿学会敢于说不,敢于接受外界的不认可。

这一刻,我也突然感受到:把孩子养育成一个敢于说不、敢于为自己发声的“不听话”、有主见的人,才是教育的成功啊!

通过这次咨询,我也终于深刻体会到:孩子就是我的“复印件”。

老师帮我追根溯源,才使我知道我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姿态影响很大。

所以,我希望女儿在人际中不卑不亢,首先要自己活出不卑不亢的状态,这才是对女儿最好的示范。

老师建议我用341肯定法,对孩子进行填坑,其实我之前已经学过。

可是一忙起来,我就没办法这么清晰方向和行动了,特别喜欢老师这种咨询过程中清晰的思路和流程。

老师分享的支持系统,也让我觉得特别受用。

当我们清晰怎样做好孩子的支持系统,我们就能够在孩子遇到挑战时,定力满满、清晰有效地支持到孩子

我接下来的方向是:我们现在正在学平衡情绪的课程,我要紧跟老师们的步骤,多去觉察,找到自己的情绪接钮,去接纳它、表达它并转化它。

感恩这次公益免费的家庭教育咨询师活动,也感谢一直成长的自己,当我做好准备,很多资源都会为我而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4日 下午2:08
下一篇 2022年7月24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 发给家长注意孩子心理健康的短信

    家长注意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物质生活,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17日
  • 河北孩子网瘾康复中心

    河北孩子网瘾康复中心 河北省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这是一例法治网瘾康复中心,现在也是在我们学校,我去给家长老师做讲座的时候也总是希望家长可以给孩子怎样的办法去教育孩子。而在我的咨询过…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6日
  • 心理健康孩子想说的

    心理健康孩子想说的 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是指那些拥有良好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孩子。这些孩子们通常具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自信和自尊,并且能够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点…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30日
  • 孩子偷手机卖给手机店

    孩子偷手机卖给手机店 最近,我听说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竟然偷了自己的手机,并将其卖给了手机店。这个事件不仅让我们感到震惊,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了很多。 目前在帮孩…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3日
  • 为孩子念心经成绩的问题

    孩子念心经成绩会提高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让孩子念心经,认为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是,孩子念心经是否真的有效呢? 我们知道,念心经是一种传统的佛教仪式,旨在帮助孩子消除…

    孩子教育 2024年5月5日
  • 十岁孩子偷偷玩手机

    十岁孩子偷偷玩手机,竟然险些跳河自杀! 不久前,杭州的刘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乐乐(化名)在海边玩,突然刘女士发现儿子不见了。刘女士赶紧报警求助,却因为乐乐沉迷于玩手机游戏,最后竟然在…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5日
  • 未成年沉迷游戏的影响_

    未成年沉迷游戏的影响 现在,“防沉迷”又被重新定义,在游戏中游戏的花费越来越大,其中未成年人的占比也就越来越大。虽然有些游戏制作商和网游设计者们不愿意让未成年人接触,但仍然有很多游…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4日
  • 疫情心理健康论文1000字

    疫情心理健康论文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和传播,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进一步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本文将探讨疫…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26日
  • 辍学生的意思

    辍学生的意思:一个追求梦想的年轻人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有些人选择追求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梦想,而有些人则选择追求科学和技术的梦想。然而,有些人的梦想可能…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13日
  • 十二岁男孩叛逆,沉迷手机怎么办8792590477

    十二岁男孩叛逆,沉迷手机怎么办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在中国,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孩子也沉迷于手机中。尤其是在家庭中,许多孩子沉迷于玩手机,…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