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孩子不听话不理解父母)
不知何时起,听话懂事的孩子,突然间就变成了无理取闹的样子。这样的转变,让父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致使家庭矛盾和亲子矛盾逐渐升级。最重要的是,担心孩子“变坏”,影响他未来的整体发展。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总是绞尽脑汁,与之斗智斗勇,试图“压制”孩子。可能父母的想法简单,觉得只要在“势头”上压制孩子,就能让他听话懂事。可事实上,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很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加不听话。
在所有的教育方法中,父母最常用的,应该就是“吼叫”。看到孩子犯错,或者不听话时,父母就难以抑制内心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大吼大叫的训斥他们。可能那一刻,父母真的“急火攻心”,难以压制情绪。可是他们忘了,吼叫并非理想的教育途径,对孩子而言后果很严重。
为何吼叫更无用呢?这些背后的伤害,父母有必要多了解
1、性格伤害
在父母长期的吼叫中,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内向,甚至带有自闭的倾向。初期,孩子也曾想过反抗,想要为自己便捷,奈何父母没有给他机会。慢慢的,孩子不愿与外界接触,自我认同感也在逐渐降低。
2、为人处世的伤害
父母的教育方式,严重的影响了孩子将来为人处世的能力。本来犯错是一个教育机会,只要家长找对方法,不仅可以让他认识错误,并且有效改正,还能避免下次继续出错。可是吼叫,让孩子变得叛逆,对于父母的说教完全听不进去。甚至,还有可能以父母为榜样,用同样的方式去为人处世。
由此可见,教育需要讲究策略,千万不能随意妄为。就算是孩子做错了,父母也要保持冷静情绪,而不是瞬间“炸毛”。若是觉得打骂孩子不妥,不如试试“低声教育”,一样的说教,但是降低声音的分贝,反而可以拉进亲子关系,让孩子用心的接受批评。
良好的说话方式,是拉进沟通的关键。要是父母可以把孩子当做朋友,在教育中减少“压制”和“优越感”,其实想让孩子变好没有那么难。从小到大,相信孩子最信赖的人,一定是陪在他身边的父母,而非旁人。
关于低声教育,父母不妨?遵循三个原则
1、平等地位
教育路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需要改正心态。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孩子当做“附属品”,更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想法。养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在他们没有成人,没有走向社会之前,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耐心的教育。
所以,请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方,就算是日常的教育中,也请给予他们该有的尊重。任何时候,都请不要命令孩子做事,更不要限制他们的自由。维护亲子关系,父母要先摆清位置,不要给孩子压力,才能使接下来的沟通更为顺利。
2、不贴标签
跟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询问的语气和态度要真诚。不给孩子贴标签,不着急下定论,才是优秀父母的态度。没有无缘无故的犯错,所以听听孩子犯错的原因,再教育也不迟啊。听到孩子打架就怒火冲天,请问你知道原因吗?
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以偏概全的想法,对孩子而言是极不公平的。教育,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而且了解事情的缘由,才能便于更好的教育。低下头或者蹲下身,站在跟孩子平等的高度,听听他的想法,对教育真的大有益处。
3、多加鼓励
父母在吼叫孩子时,经常会因生气而说出伤害的话。要知道“语言暴力”是最可怕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伤害更为严重。因为身体的伤痕可以随着时间而愈合,但是心理上的伤害,好像不管过去多久,都很难被遗忘。
说出的话,就像“冷箭”一样,刺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同时也刺伤了亲子感情。既然如此,为何不选择鼓励呢?相较而言,被父母时常鼓励长大的孩子,他们貌似更优秀一些。其实这些孩子,他们也曾犯错,只是父母的鼓励,让他们逆向生长。
总结
为何非得让他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生长呢?很多时候“听话”并不是褒义词,反而显得孩子无能,没有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