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瘾厌学抑郁(青少年网瘾加抑郁症)
今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热度高达160多万的文章,作者是一个13岁男孩的父亲。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必修的课程,国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是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的培养,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的家庭教育服务经验总结:家庭教育应实现三个目标:第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第二个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个孩子的完成学业,家长你认可吗?
字数不多,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的焦虑和对现状的无奈。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他的儿子13岁,初一之前学习成绩很好,也很乖。
2021年7月份开始,突然脾气暴躁、易怒,经常为一件小事发脾气。
9月份开学以后,对学习还有动力,但脾气仍然暴躁,多次与父母发生冲突。
9月底,这位父亲感觉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联系了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沟通之后,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很大问题,决定开始改变,放松了对孩子的限制。
于是,孩子玩电脑也可以玩得比较过瘾了,但没想到会如此变本加厉。
孩子现在的状态:
1、黑白颠倒:上午10点左右开始睡,晚上7、8点起床,通宵玩电脑。
2、沉迷电脑:主要是玩游戏。
3、不肯上学,厌学严重。
从去年11月开始,先是不写作业,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学校。
补习班全部都停了,浪费不少钱。
4、基本不出门,不运动。
5、不讲卫生:不刷牙,也不洗澡(一二周洗一次)。
这位父亲说,与咨询师沟通后,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很大问题,也决定开始改变,放松对孩子的限制,对孩子开始无条件接纳和放手,结果,孩子却越来越严重了,本来只是脾气暴躁的孩子,现在一二个月都不肯去上学了。
语气中充满了对心理咨询这件事的后悔,仿佛如果不走这一步,孩子只是脾气暴躁而已,还不至于厌学。
说实话,看完这篇文章,我在心疼这个孩子的同时,也为这位父亲的想法和做法感到震惊。
带孩子去看心理咨询师并没有问题,问题是,无条件接纳不代表放手不管啊?
就好像,一个上海人说这个菜有点辣,和一个湖南人说这个菜有点辣,它不是一个概念啊?
咨询师所说的无条件接纳,真的不代表对孩子放任自流,让孩子玩游戏可以随便玩,通宵玩。
《情绪自救》一书中说,不要以为接纳就是安于现状,就是不思进取。
无条件接纳,是指心理上的包容和爱:
允许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允许孩子这次考试不及格;
允许孩子的排名倒数第一;
允许孩子可能考不上高中……
只要孩子尽力了,不管结果如何,你还会爱孩子,而不是有条件的爱他,喜欢他。
无条件接纳,不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不管不问,不是对孩子通宵玩游戏不加干预,
不是孩子想不上学就不上学,而是应该耐心沟通,制定细则,平稳过度,一点一点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13岁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正是叛逆的阶段,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能无条件顺从,
也不能放手不管,可以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可实施的计划,
慢慢帮孩子走出现在的状态。
而这位父亲前后的做法,完全是两个极端,以前是严格要求,现在是放手不管。
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从文章中描述的孩子现在的状态来看,这个孩子已经有明显的抑郁倾向,如果再这么“无条件接纳”和放手不管,只能是越来越严重,不但不能回到学校上学,还会出现严重的回避社会行为,甚至根本不出自己的房间,每天就是通宵玩游戏,然后睡觉,饿了吃点东西,再接着玩,这么恶性循环下去。
对孩子来讲,每天这样生活没什么不好,反正我病了,我说什么你们都无条件接纳,不再像从前一样管着我,让我学这学那。那我为什么要好起来呢?
这就是症状带来的好处。
有些心理问题的患者,迟迟不见好转,那是因为疾病虽然令人痛苦,但也能从中获得好处。
在《战胜抑郁》书中第一章,抑郁症患者应该做哪些有益的事情?提出了8点建议。
针对抑郁症家属需要做些什么?给出了7条建议。
相信如果这位父亲看完这两本书,就不会走两个极端,会选择更好的方式来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