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和父母顶嘴吵架怎么办(孩子喜欢和父母顶嘴)
爱顶嘴、爱和父母抬杠吵架的孩子有多气人?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多妈妈记忆深刻,之前看过一档讲亲子关系的节目,一对重庆的夫妻最大的烦恼就是:他们的孩子小宝太爱顶嘴了。
爱顶嘴到什么程度呢?
有一回小宝正在拉小提琴,爸爸在旁边告诉他:“拉漏了一段”。
小宝却看爸爸指着自己的手说:“别指着我。”
爸爸:“指你不对,可以跟我说呀。你吃枪药啦!”
小宝:“你吃枪药啦!”
爸爸:“你还和我顶嘴!”
小宝:“你还和我顶嘴呢!”
爸爸当场就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其实,多妈妈也是认可欣欣爸爸所说的,爱顶嘴的孩子,有他们的优势——脑袋转得快、嘴巴动得快,的确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这个沟通态度嘛,着实气人!
所以,面对总是发生冲突、争吵的亲子关系,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减轻影响?
多妈妈觉得摆正心态最重要,可以看看下面3句话,如果能理解进去,那么对以后的亲子关系相处一定有非常大的帮助!
01
要有不和孩子较劲的肚量
亲子之间的争吵,最容易演变成一场权力之争。
父母与孩子都希望达到各自的目的,并试图说服对方接受它,每个人表达的态度都是:“我才是说话算数的那个。”
然而一旦陷入权力之争,最终都很难有赢家。
如果最后孩子赢了,那么下一次,他就会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更大的权力,变得越来越难管。
如果父母赢了,孩子因为害怕责罚而服从命令,内心却藏着对父母巨大的不满和敌意,后面反抗也更为激烈,为亲子关系埋下巨大隐患。
如何避免这种冲突呢?
《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中提到,父母和子女产生冲突时,可以用“第三法”来解决,这是一种“没有输家”的方法,大意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寻找某种能令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他们仔细地评价这些方案,并最终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最终解决方案。
这样做,就能让亲子之间少了很多敌意,而且不需要使用任何权力来迫使对方服从。
孩子会感受到你愿意考虑他的需求和尊重自己,他也能参与到对策的讨论之中,不仅能加深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未来更加合作。
和孩子吵架,他的对抗方式,往往能够反映出父母在教育中的问题,你变了,孩子才能改变。
02
提前树立好规矩
家庭里,如果设置好规则,就能减少很多争执。
这种规矩早早坚持是最好的,否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就越心累。
这一点对A娃来说,尤其要强调清楚,因为A娃的自控意识更薄弱,很容易不遵守规则,随着自己的情绪和心意做事。
如果不跟A娃强调好该遵守的规则,跟在后面擦屁股的还是父母。
当然,家庭规则也好、学习规则也好,这个其实不用多妈妈多说,相信爸妈都会制定有很多想法。
然而在怎么样让A娃更能遵守,不至于让规则成为一纸空谈上,多妈妈有几个建议想分享:
“规矩对应的是自由”,有时候,我们要适当放松,让孩子有选择的空间,这样反而更利于规则的长期坚持,这其实和上一条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说明明说好的要写作业,孩子却看电视停不下来,我们可能脱口而出的就是“不准再看了!”或者“你再这样这个星期都没得看了!要么现在马上写作业去!”
一旦家长说出这样强制的话,孩子大脑接收到的就是威胁信号,这反而更容易遭到对抗,不如说“你还看电视的话,今天作业完不成了,那这周末也别想去商场玩了哦!”或者“你可以继续看,但是周末玩游戏就取消了,你二选一吧,要不要现在先去写作业?”
这并不是我们对孩子妥协认输了,而是在语言上“欺骗”一下孩子的大脑,让他陷入一个思考和选择的陷阱,跟着家长的思路和节奏走,而不是爆发直接的冲突。
当然,这里多妈妈插入一句:对于自控力特别差的A娃,可能家长磨破嘴皮子也没效果,但不要觉得是家庭教育没用,而是此时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做脑电训练或者认知行为训练等提升注意力自控力,家庭教育规则作为辅助手段共同促进孩子进步!
03
不要觉得“吵架”是件坏事
对于很多来咨询的家长,多妈妈都说劝说大家:“我们大人,不能不允许孩子顶嘴,不能不准孩子发脾气,更不要觉得孩子爱顶嘴爱和自己吵架,就是教育的失败,就是大人丢脸、失去权威。”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作为一个人,谁都有脾气,大人有,孩子则更加控制不住,A娃在此基础上可能还要多X3倍。
福田健在《谁说我们不能生气》中写到:生气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生活状态。生气的表达,目的是为了表达反对意见、改善心情,获得积极地改变。只是,你需要一点技巧,来规避生气带来的恶劣影响。
这段话,在亲子冲突中同样适用。我举个很典型的例子,可能很多家长都会遇到。
很多家长在孩子写作业粗心马虎,把题目写错的时候,都会说:“你怎么这么不用心,太马虎了,很简单的题目总是出错,就没有一次能仔细点是不是?”
有的孩子听了心里怪难受的,但是不吭声,默默改了;有的孩子可能会说:“诶呀这个字我没看到/漏了个数/抄过来的时候抄错了”,这下父母估计更生气了,你还有那么多借口呢?
当沟通方式为“描述人”的时候,家长很容易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通过责备孩子来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这会给孩子带去非常不好的感受,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糕。
而当我们使用“描述事实”时,沟通的方式就转变为:“妈妈看到你没有按部就班的列算式,眼睛扫一下,就写上答案了,结果就算错了。”
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把事情火上浇油,而是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更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教给孩子细心的方法,加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描述事实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以及无条件的接纳,让孩子更加清楚的明白如何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如果彼此真的控制不住发了脾气,也不用过多的自责愧疚,事后还是可以补救、和解,比如简单的拥抱、亲吻等肢体接触,也可以是一声道歉,告诉孩子,刚才的争吵只是为了释放情绪,并不影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