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对游戏上瘾(孩子游戏上瘾的表现)
为什么孩子会游戏上瘾?背后的深刻原因,90%的父母,或许不懂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你或许会认为,是大公司太狡猾了,这些游戏巨头的员工,不是985就是211,深喑人类成瘾之道。他们专业部门,唯一的工作,就是让你关注他们的产品,在上面消耗时间。
成年人都难以摆脱,何况孩子。
这道理没错,但是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什么呢?
01上瘾性实验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心理科学家亚历山大为了研究成瘾性,做了两组有趣的实验。
一组实验,是将一只老鼠,放进只有两杯水的笼子里,一杯是普通的水,另一杯,则是混有易上瘾物质的“毒水”。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老鼠特别喜欢喝“毒水”,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
似乎就和现在的年轻一样,明知道玩游戏不好,也无法自控,成瘾性极强。
但是,接下来他做的另一组实验,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脸。
他又找了一批老鼠,放在有普通水和毒水的笼子里。但在这个笼子里,老鼠会有无尽的美食、玩具、还有迷宫式的小隧道,让它们窜来窜去。结果大出意外,没有一只老鼠喜欢毒水,即便之前不小心喝过了,也不会再碰。
后来,这个实验还巧合地在人类群体中出现过,也证实了第二组的结果。
其实就像这场测试所呈现,过去我们总以为,孩子沉迷的原因,是游戏太坏了。
然而,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
归根结底,是很多孩子的快乐太匮乏了,匮乏的不是物质,是成就感、满足感和激励感。所以只能通过游戏,获取内心的需求。
试想,如果孩子的有着充足的陪伴,消遣很多,快乐也是多元化的。
游戏只是其中一项,他还会沉迷其中吗?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游戏,不是禁止他做这件事,而是让他的快乐多元化,这才是根治之道。
如何多元化呢?这3点很重要,特别是最后一点。
02学习游戏的机制,让现实,也充满了及时反馈
可以设置好机制,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能够获取什么奖励。
譬做家务,可以拆解为扫地,拖地、擦桌子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小反馈,全部凑齐了,会有一个不错的奖励;持续干家务多少天,还能解锁成就,得到他某个喜欢的礼物。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设置和仪式感的鼓舞,就能慢慢养成好习惯了。
当然,这个过程里,难度不要过高,要让孩子有成就感、满足感和激励感,这样他才会持之以恒的,从简单到困难。一步步,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03寓教于乐,选择高质量的娱乐方式
娱乐不是洪水猛兽,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组实验,当孩子有了更多样化的快乐之后,他自然不会触碰,或者很少触碰“毒水”了。
所以,家长更重要的,应当是学会挖掘孩子,不同的喜好,跟他一起互动。
譬如和他一起去跑步、游泳,赛车、制陶,接触更大的世界,看不同的风景。
不要总由着自己的乐趣,要多观察孩子的反馈。
更不要自己都只知道玩游戏,看电视,除了进行低质量的消遣,就啥也不干了。
如果自己都不学习,工作/生活一塌糊涂,凭什么要孩子信服呢?
要知道,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是,日复一日地要求自己,为了有一天可以亲口告诉他,爸爸妈妈做得到,你也可以。
04用心,还是用心
正如前面提到的,毒害孩子的从不是上瘾性娱乐,更多都是现实匮乏。
所以,用心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我们养个小猫小狗,尚且需要陪着说话,何况是个正常的孩子呢?
总是把孩子丢在一边,让他自己去学习,去看电视,去玩手机,凭什么,孩子要变好?
为人父母也是需要考试的,如果不去琢磨怎么当好父母,只是凭本能去对待孩子,高兴时,抱来亲不够。
不高兴了,恨不得弄死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毕竟生养就是恩情了。
即便孩子天赋异禀,又能如何呢?
05写在最后
话题聊到这里,也许很多家长依旧会固执地认为:
这不过是借口,不过是乌鸦君,找到的歪理,来给游戏开脱的,归根结底,还是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够,凭什么让家长背锅。
少数人会这么想,也无可厚非,但是游戏消失了,孩子就会变好吗?
没了游戏,还会有电视;没了电视,还会有小说…..即便退回到清代,逗蝈蝈,玩蛐蛐也能让人沉迷,你禁得了所有吗?
而且自控能力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的体能是有限的,身高是有限的, 自控能力也是有限的,单纯讲自律是一件不靠谱的事,越是强制,越是容易放弃。
所以,与其想着和孩子,做无止境的对抗,不如好好思索,多看看教育方面的书籍,想想如何引导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