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阅读育儿好文哦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最近朋友讲了一个“乌龙事件“,说到乌龙,主要指的事件本身发生是出于做妈妈的好心,妈妈本想让过于调皮、不听劝告的儿子安静下来。于是,就发生了有人看到在地铁上,这位年幼的儿子是躺在妈妈的脚边,并且手上还系着细绳。
看到这样的一幕,确实是会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不好的情景。这个孩子是不是遇到了坏人?如果孩子身边的成人是孩子的家长,怎么会允许年幼的孩子这样被对待?
不过,有的乘客当即是看不下去了,果断地拨打了报警电话。等到警察到来的时候,孩子的母亲还在玩着自己的手机,看到警察的询问,自己还有些不敢相信。
最终是在跟警察来到了候车处的警务办公室进行身份核实,才把整件事情搞清楚。做妈妈的想法、初衷是好的,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管教不当而在公共场合里引起其他乘客的不便。
但是,妈妈的做法有些过头、方法并不得当,很可能并未起到很好地教育子女的作用,反而引起更大的误会(以为孩子是遇到了坏人或者是受到了虐待),更有可能是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自卑、反叛、质疑父母的爱等)。
为何孩子就是那么难以沟通?
一、试着多些了解孩子的沟通方式
在我们的平时的育儿过程中,最让众多家长苦恼的事情中,当属和孩子沟通困难是最为头疼的事情了,甚至就会有不少的家长朋友会将亲子沟通作为最棘手的事情。
和孩子之间有沟通问题是蛮正常的情况,一方面是孩子在慢慢地成长,没有办法一时间可以领会到父母很多指令、意图,做出让人啼笑皆非或者暴跳如雷的事情都是正常。
更多时候,我们作为成人的要想到该从孩子所能接受的沟通方式的角度入手,不能够一味地以成人的角度、视野去考量、去评价孩子的行为是好坏。
科学如是说:
在这方面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有研究表明,对于3岁到7岁的孩子说“你能否把你的玩具收拾好吗?”,相较于更直白地说“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所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
还有研究表明,孩子在10岁之前往往都无法理解讽刺和反语,所以用这类语言去对话通常也是不起作用的。
像我们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就要有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像过于复杂、命令性的语言就要少说、甚至是不说,转而用孩子更能接受的语言,效果会更佳。
二、爱和尊重是家庭育儿的良方
1、尊重
育儿书籍《如何养育一个好孩子》的作者、心理学家tomas lickona给出了“尊重”的定义是:“尊敬人或事物原本的内在价值。对待每个人一视同仁。即使是不喜欢的人,也有同等的权利、尊严和价值。”
而尊重的黄金法则中,也再次强调了尊重就是像自己所期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一样地去对待别人。
其实,哪怕孩子在父母眼中是很弱小、更多需要保护和照顾,但是同时孩子也是一个独立地个体,尽管他还很年幼,对于很多事情的感知能力和反馈能力偏弱,我们做父母的也要用尊重的视角对看待他。
2、爱
爱是最具有力量的人类情感,可以化解很多的不满、愤恨,将我们从糟糕的情绪中唤醒出来。
那么,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爱的方式就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当然这样爱的方式要是正面、积极、令彼此愉悦的。
当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取自己的意见,能够平息糟糕的情绪时,不妨将自己的身体蹲下来和孩子在同一视线高度,表示你在真正地倾听他。
要知道,在lickona博士那里,会认为好的倾听就是“爱的表现”。做家长的会感受到,瞬间孩子的情绪有了平稳的迹象,孩子更愿意好好说话、好好表达了。
孩子的教育中,并不是一味地体罚或者批评就能达到促进孩子成长的目的,也需要讲究育儿的艺术,巧用些得当的育儿方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今日话题:讲讲您最有成效地育儿方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