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记住这8句格言呢

如何培养孩子,记住这8句格言呢(如何培养孩子,记住这8句格言的意思)

如果你身为父母,是否总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孩子?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这个问题,让父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但效果甚微。不管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依旧不听话、叛逆,让父母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责备中。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培养得很好?自家的孩子不听话?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不用担心,可以看一看特雷弗·西尔维斯特写的《给大人的成长书》。

在这本书里,特雷弗将教会你如何培养孩子,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诸多挑战时拥有正确的态度,突破很多人难以逾越的种种局限。

 

 

一、培养父母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做父母的经验。就算有所谓的经验,也是从老一辈身上所学习的,往往时代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培养理念都会不同。而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培养我们自己,作为父母的自己。

成为内控型的人

内控型(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是一种思维模式,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主动为发生的事情负责。内控型的人不会由于别人的行为或者世界抛给他们的状况而经历一个糟糕的日子。

想一想,你是不是一个内控型的人?

当你遇到老板对你大声责骂的时候,你是不是回去继续做事情,并不会影响你接下来的工作?

当你遇到爱人的不理解时,问你为什么这件事没有做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去做这件事?

正如马克·奥乐斯所说:“你能控制的是你的内心而不是外部的事件。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获得力量。”

当一件事发生之后,会有很多种因素影响这件事的发生,而通常我们会在乎外部因素,而忽略内在因素,导致我们往往陷入生活的沼泽之中,越陷越深。如果我们把外部的事情或者因素归为外因,自己的内心归为内因,那我们只要控制好内因就可以。

特雷弗告诉我们内控型的核心要义就是:如果你能搞定某件事,就放手去干。如果你不能,但是别人可以,就请他们来做。如果没有人能够对此有任何作为,那就接受它,随它去,我们继续前进。

所以,我们不能控制的就接受它,然后继续前进。可以控制的,就调整它,让自己成为一个内控型的父母。

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每个人都有权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想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正如我们早上每次醒来,都有机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只是有些人习惯成为过去容易成为的那个人,有的人想成为之后想要成为的那个人。选择在于自己,而这样的选择,不仅对自己,也会对今后的孩子有所影响。

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往往是父母,或许是爸爸或许是妈妈。在他们稚嫩的心灵里,父母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在他们较小的身体里,仰望着巨大身体的父母,渴望成为他们。所以,父母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语,每一个习惯,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孩子善于模仿,尤其是在小时候。

所以我们希望培养父母自己,就是在培养以后的孩子。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你就尽量成为什么样的。就算假装也可以。

我依稀记得《圆桌派》中的窦文涛说过一种观点,大抵是现在的成年人都在“装”,装高雅、装博学、装有文化等,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你不装,可能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而父母在孩子面前,也可以装一装,装到真的能做到的时候,也是一件好事。

你希望孩子诚实,父母自己就要诚实守信;你希望孩子孝顺,父母自己就要孝敬长辈。

二、培养孩子

好的培养是让孩子们变得勇敢,而不是娇惯他们,不让他们经历生活中的磨砺。要帮助他们在被生活击倒的时候重新站起来,培养能伴随他们一生的良好心态,让他们保持坚韧、灵活而且快乐。

特雷弗在书中提到的8句育儿格言,希望你可以铭记,对培养孩子有一定作用。

格言1 :你要训练他们,不然他们就会训练你

我们要知道:生活并无公平而言,总有胜利与失败,不行就是不行。作为父母,心里装的都是孩子,这没错,我们不仅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美好,也要让孩子看到世界的不公平,没有什么事情是你想要就可以有的。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短视频,大致讲述的是一个母亲带着孩子第一次坐飞机,孩子想看看飞机外面的风景,母亲就对靠窗的乘客说“先生,你好,我的孩子第一次坐飞机,想看看外面的风景,我们可以换下座位吗?”

乘客说:“不行”

母亲说:“难道你不应该给第一次坐飞机想看风景的孩子一次美好的体验吗?”

乘客说:“我是想让他现在就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你想要有就可以得到的,同时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也是给他好好的上一课”

这个视频下面的留言有的支持母亲的,有的支持乘客的,这里不做任何对与错的辩论。

只是从父母与孩子的角度而言,从小我们就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让他们开心,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会有痛苦和不如意,也会有失败和难受,而且还是常态,但尽快如此,我们依旧告诉孩子,要积极面对,因为雨后才会天晴。

如果小时候我们没有训练他们,长大之后,将会是孩子来训练我们。

格言2: 他们还不是以后要成为的那个样子

你要明白: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如何努力地工作以求完美,你的孩子都将以不完美来回报你。

父母不能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成为什么样的,孩子也是一样。而且,现在的他们不是以后要成为的样子,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

我们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告知孩子:如果他们跌倒了,让他们自己找到站起来的办法。而不是立马上前去帮助孩子站起来,甚至保护孩子,让孩子从未跌倒过。尝过越多的失败,吃过越多的苦,成长的速度也会愉快,成长之后的孩子也会更坚韧。正如梅花一样“不仅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格言3 :奖励并不总是能激励他们

这一点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靠外部激励做事的人比那些靠内因驱动做事或不计报酬的人效率更低。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普遍较好,不会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面临就是需求越多、奖励要求越多,可能现在的情况是:

孩子过生日办一个隆重的party,每一个人都送孩的礼物;

孩子成绩考高分,送超过学习本身的物品;

孩子考上好的学校,送很昂贵的礼物。

奖励是可以有的,但是要适度和适量。我们希望培养孩子内在,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如果把物品奖励换成是一次博物馆参观、一次神秘探险、太空遨游、海洋动物参观等等,或许更有价值和意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一味的给物品奖励,往往适得其反。

格言4 :少给他们一点儿并不是坏事

时代不同,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同。但不管时代如何在变,不要给孩子太多。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美好,可能大家都会反驳,现在作业那么多,学校要求那么多,课外辅导那么多,哪还有时间?其实这个时间安排,是需要孩子安排的,如果培养孩子,不是一定要按照学校或者辅导班那一套流程,而是真正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自主学习、如何高效学习,同时还具有创造性。

而且小时候的应试教育对孩子要求不高,这个时候付出50%-70%的时间去完成足够。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孩子,可以做他喜欢的手工,学习喜欢的游泳,或者出去跑步、发呆、看书等等都可以。

少给他们一点儿,以便让他们学会创造更多。

格言5 :生活的意义由你自己赋予

这一点十分重要:鼓励孩子更有意识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优点,帮助他们强化这些优势和优点,并学会使用和信任这些优势和优点。

认清自己的优点,不仅是小时候,针对长大后的孩子都十分有用。如果从小就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发挥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而当你找到自己的优点,就会发现生活的乐趣,并曾经在其中,会觉得生活值得。当你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优点给自己带来信心,让自己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格言6 :他们不是麻烦,只是跟你不一样

父母会有疑问:为什么孩子总是和我唱反调?

其实有时候,那不是孩子与我们唱反调,只是他们有按照他们自己方式做事的理由,只是这些不是你的理由。

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其实你就不会很生气。孩子的时代与父母的不同,做事的理由与父母的不同,想法也不同,所以当遇上唱反调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问一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或许这样问题,能让他告诉你真正的想法,当你知道真正的想法之后,可以采取顺势行动,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很有可能孩子会十分配合。

格言7 :培养内控型的孩子需要勇气

现在有很多孩子,缺少勇气。

而你知道吗,关于这一点,需要你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考虑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他们是在成长还是做不必要的戒备?

第二个问题:我的管教对他们变成内控型或者外控型方面有贡献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观察孩子现在所处的状态,是一直成长,还是保持戒备?如果是戒备,我们需要与孩子多沟通,帮助孩子卸掉戒备,这时候的沟通就要作为一个朋友的身份,问问孩子“你是遇到什么情况了吗?”“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等等,只有让孩子放下戒备,才能更好的成长。

我们对孩子的培养,还需要观察是否有效。从孩子的行为举止的变化,是否是我们所期待的。如果并没有,我们就需要思考,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注意?

作为父母,需要有耐心和勇气,孩子也同样是这样。培养孩子并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你做完表率,就立竿见影,而是日益渗透,不断潜移默化。

格言8 :不要寄希望于他人

最后一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寄希望于任何人。

因为:我不是为了满足你们对我的期望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你们不是为了满足我对你们的期望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让孩子做自己,让孩子自己做主,我们可以保持一定距离,站在远处观望。我们可以引导,可以教导,但千万不要插手。上述格言中也说道,就算孩子跌倒,也不要立即去扶,让孩子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

我们也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名校、名气、名誉都是给孩子的压力,而这些不知道是父母想要的,还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让我们解除孩子的期望对你的奴役,最佳的办法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从他们的生活中撤出来。你要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活着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自己也可以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时刻牢记,我们不是只生来为人父母的。孩子,也不是只是生来为人孩子的。

父母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变成更好的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变成更好的父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5日 上午2:45
下一篇 2022年11月25日 上午4:31

相关推荐

  • 初中女孩毕业后不上学能干什么

    初中女孩毕业后不上学能干什么? 对于一些初中女孩来说,毕业后不上学可能会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选择。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正在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人,他们需要面对许多不同的选择,包括就业、婚姻、…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3日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给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困扰和痛苦。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28日
  • 浅谈中美家庭观的文化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差异(浅谈中美家庭观的文化差异)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核心是“由传统的观念所构成的,特别是同这些观念密不可分的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群体由于受地理,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孩子教育 2022年6月5日
  • 15岁小孩沉迷游戏怎么办8681676975

    15岁小孩沉迷游戏怎么办 游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游戏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例如15岁小孩沉迷游戏。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摆脱游戏成瘾…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30日
  • 24岁女孩沉迷游戏盗用客户余额

    24岁女孩沉迷游戏盗用客户余额,面临法律制裁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其中。然而,一个24岁女孩李某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盗用了客…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2日
  • 孩子玩手机利用门做机关

    孩子玩手机利用门做机关枪,这款游戏的优势在于它操作简单,操作简易,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让孩子们免去很多玩手机的烦恼。 一、 如何通过游戏来帮孩子"戒掉"手机瘾 1…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0日
  • 职校怎么办休学(职校休学的条件)

    职校休学的条件 职校学生休学的情况比较常见,特别是在近年来,由于职业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许多职校学生需要暂停学业,进行职业规划或调整。休学是职校学生中常见的一种行为,那么职校休学的条…

    孩子教育 2024年8月26日
  • 沉迷游戏深陷幻境_

    沉迷游戏深陷幻境中 今年8月,一个年轻的父亲发现自己的儿子在临近中考的时候,最近总是借口去网吧通宵,就连每天都不肯放弃自己的学习,不肯放弃初中的学业。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知儿…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9日
  • 孩子焦虑厌学家长应该怎样做

    孩子焦虑厌学是许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呢?下面是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焦虑厌学的原因。有时候,孩子之所以焦虑厌学,是因为他们觉得自…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8日
  • 妈妈玩手机弄丢孩子新闻

    妈妈玩手机弄丢孩子新闻案例 近日,北京的一家购物超市,因为儿子没在妈妈的房间玩游戏,在丈夫手机玩游戏的间隙,妈妈丢了孩子的新闻瞬间轰动全国。 可现实生活中的妈妈玩手机这件事并不是个…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