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应该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方面,你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前几天亲戚小夏的小孩来家里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这个小孩有个很不好的习惯。
事事都依赖父母,粘着父母,完全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用过的东西不知道放回原位。
在别人家都如此,更不知道在自己家是什么模样,完全没有一点独立自主的意识。
后面知道小夏也非常着急,看着孩子都这么大了,可是做什么事情都粘着父母,从来没有一件事是自己动手完成的,焦急得不得了,总是想做点什么。
但是由于自己的溺爱和担心,也不敢让他自己做什么事情,而且孩子也会又哭又闹,真的是没有一点儿办法。
其实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和家长的教育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是息息相关的,父母的溺爱,对孩子的处处照顾,都会让孩子丧失自己动手的能力,等到长大了,会更加严重,甚至自己一个人生活都是问题,没有自理能力。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家长要意识到让孩子独立的重要性,然后试着去了解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多多向其他家庭学习借鉴,找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加以改正。
01父母为何着急?培养孩子独立的重要性
独立其实就是自己一个人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的东西。
哲学家布迪曼说过:“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是否家长们也意识到了独立性的重要了呢?
1)独立意识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形成过后便很难改变,将会伴随其一生。
孩子尽早独立可以让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孩子会和其他同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为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孩子具有独立意识,面对事情也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定,长大以后也能更加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
2)独立意识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态度
孩子养成独立意识之后,就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期这样会慢慢给孩子带来责任感还有自信心。
自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有了自信心,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也会加倍。
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独立性,对待事物也会有更加成熟的看法,对以后孩子上学,读住宿学校,都非常有帮助。
3)独立意识能够帮助孩子的肢体协调
自己吃饭,穿衣服,洗衣服,整理房间都是每个人慢慢必须经历的,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可以让孩子先试着自己动手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仅可以帮忙家长分担一些家务,而且在孩子做这些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的肌肉锻炼,让孩子的肢体更加协调。
02孩子不独立的背后,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也就是因为这种社会模式,孩子之所以缺乏独立,和家长是有很大关系的。
①父母对孩子要求太少,只要听话就行了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每次出去谈论孩子,别人都会问你一个问题,“你们家孩子乖嘛?听话吗?”。
仿佛这就是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指标,那么孩子是不是只要“乖”就可以了呢?而听话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呢?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你不需要太乖,但不能学坏”,孩子被夸奖是好事。
如果仅仅因为孩子听父母的话就被夸做乖孩子,孩子就会墨守成规,不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他们知道了只要听话就能够受到大人的喜欢。
为了得到父母的称赞,一味的去顺应父母,这样盲目顺从父母的想法,自己不会去思考,从而丧失独立性。
②父母总是自己包揽事情,无法让孩子从中锻炼
我有一个同事,三十几岁的人了,现在在外地工作,离开了父母,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连洗衣服都不会,每天只能点外卖,在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里拿出来一些来请清洁工。
和她交流过才发现,导致这样的原因,就是小时候父母的原因。小时候她就是家里的小公主,父母把一切事情都操办好了,让她根本没有机会学习这些生活技能。
说来说去都是父母太过于仁慈和溺爱,没有意识到让孩子独立的重要性,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长大后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其实“三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等到了长大的时候孩子才能自己适应生活。
03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何做起?7点是“核心”
居里夫人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家长们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足够了。
1.给孩子足够的自我空间
如何给孩子足够的自我空间呢?很简单,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在可控范围里面,他们是可以“无法无天”的,如此孩子就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家长总是将孩子绑在自己身边,虽然现在看来对孩子是好,但是等到长大后,就会知道有多大的坏处,到时候孩子的房间总是乱七八糟,东西也是丢三落四。
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他自己懂得生活,这才是对孩子以后生活的最大帮助。
2.让孩子能自己独处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也会想要单独玩耍,家长会发现有些时候他们喜欢在一个角落独自玩文具,笨拙地表达了他们想要独立空间的需求。
父母可以帮助他们,专门为宝宝打造一个私人空间,比如小帐篷,玩具房等等,让宝宝能够自己在里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思考,自己玩耍。这是孩子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3.不要过度表达关心
孩子在成长中不免会受一些小伤,生一些小病,这个时候父母大可不必一惊一乍,遇事应该冷静,不要给孩子过度的疼爱。
比如孩子不小心走路摔跤了,不要马上将其抱起来安慰,这样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让他们觉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妈妈帮助他们,父母先不要急着帮孩子,让他们尝试自己重新站起来,告诉他们要勇敢。
4.金钱上不能过度限制,也不能过度放纵
孩子们出门上学去难免会需要零花钱,父母可以适当给孩子一段时间的零花钱,让他们计划使用,告诉他们没到时间是不会再给他们的,如此来训练他们的独立能力。孩子能够节约用钱,从小就学会理财,这也是独立的一部分。
若是家长过度限制,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处处被限制,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也许会适得其反。若家长给孩子过多的钱,也许会养成他们大手大脚的习惯。所以适当给予零花钱也是很重要的。
5.教育孩子应该更加个性化
在中国,老师总是喜欢让家长多和自己交流自家孩子的情况,这样家长才能及时的管教孩子。
但是在美国是不提倡这种做法的,我们都知道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加独立,是因为美国的教育认为,孩子是独立的,父母不必总是去研究孩子,只需要去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然后去鼓励,引导他们就足够了。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自己心里建立起自信,孩子能够自己去掌控自己的学习,也能更大的激发学习的兴趣。
6.孩子不能成为父母的全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歌叫做《娘是我的全部》,在中国,孩子可以说就是父母的全部,父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在保证了孩子生活得更好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自己发展的空间。
因为父母总是会忍不住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管教孩子,让孩子也继承自己的思维。
如此只会让孩子感到压力,限制了其独立性的养成,这也就是现在很多人二十几岁都没有实现完全独立的主要原因。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也是在给自己空间。
7.让孩子能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家长们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帮孩子做决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依赖父母,遇到事情都想着找父母想办法,自己不去思考,这样下去孩子永远无法独立。
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父母应该学会适当放手,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最好,并且在他做决定之前,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发生的任何后果,都需要他们自己承担。如此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从而让孩子变得独立。
孩子从小养成的性格,长大了过后是很难改变的,虽说帮助孩子变得独立是一场漫长的斗争。
但是万事开头难,认真做好每一步,家长们试着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孩子有责任感,不溺爱孩子,就能够成功。
要记住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独立的个体,“I am the master of my own”——“我就是我自身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