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教师名言格言大全

赞教师名言格言大全(新教师教育箴言)

我喜欢读报。读报是阅读的一部分,读报的价值绝对不亚于读书,我甚至认为只读书不读报不是完整的阅读。真想写篇文章:《读报人的快乐》。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每天早上和下午工作前,我首先会读报。今天读的是《内心丰富的人从不畏惧孤独》。文章的开头就深深吸引了我,写的是长年住在地下室的废纸堆中,他从事着世界上最“卑微”的工作——因为他是一个废纸打包工。但是,他却以此为契机,通过从废纸堆里找出书来,阅读神话、哲学、文学等著作,成了痴迷书籍的人。

他叫汉嘉,他称地下室废纸堆里的阅读是“我的爱情故事”——尽管他是一直没拥有自己的家庭。他的爱情故事的主题是:读书就好像“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他曾说自己的生活一向是悲哀和孤独的,却在其中倾注了所有的热情,而且借此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建立起联系,其中包括文化人,生活中充溢着意义。正因此,我认为他的工作并不卑微,甚至我还认为他很崇高。读书是抵制孤独、悲哀的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创造美好,让内心丰裕、充盈、高尚起来。

由此我想到很多,并且借此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了一些概括,形成了以下一些观点。我深以为,这些话语对于阅读(包括读报)具有重要的启发。其实质是:阅读,我们的爱情故事。

 

第一句:“希望儿童阅读名师工作室的启动,不是一个短暂的仪式和一串串热闹的鞭炮声,而是会有很日常很平静的长期的延续……阅读是件太普通的事,是一把把省略不了的柴火。”

这是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的。这段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和要求:阅读应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教师的阅读。的确,阅读要有仪式感,但不能让仪式过于热闹,更不能止于仪式,而应该是一种持续的行为。最近网络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批假装读书的博主,以分享阅读的方式教人读书的方法,比如列出“20岁女生必读的七本书”“让你脱胎换骨的五本书”等书单,想夺人眼球。这种“营销味”满满的读书活动是真正的读书吗?教师的阅读也有受其影响的可能,不能持续读书,怎么能沉浸在知识与思想的海洋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又怎能去影响学生呢?我们要记住,热闹的鞭炮声并不能消除孤独,能消除孤独的唯有阅读。

第二句:“最荒唐的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教孩子热爱阅读。”

这是语文特级教师张学青说的。说得很尖锐,却是事实。教师在过去被唤作“先生”,先生首先是读书人,不读书是有违先生称呼的。“学高为师”之“学”,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爱读书、读很多书,但是现实并不让我们乐观。到学校,在校长室里坐坐,办公桌背后的一大排的书橱里书还不少,仔细一看,大部分是校长大全、教师成长秘籍之类的,还有就是学校办学经验集,经典书还真的不多。而且,估计没有怎么被看过,甚至没有被翻过。

一个不读书的校长怎能要求教师去读书呢?这是不是有点荒唐呢?教师呢,同样的情况也存在。去过年轻教师家里,装修很现代,布局也不错,可就是没有一间书房,甚至连一张书架、书桌都没有。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有的教师的阅读并不在乎形式,但无论什么情况,教师总得有每天看书的时间和习惯啊。用手机去阅读有它的好处,但是握着手机与捧着书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老师们还要捧着书本去读读,否则,教孩子去阅读,真是荒唐的、可笑的,而且你已不是在教育了,而是在装模作样的说教了。

第三句话:“我要从讲台前站到书架上去。”

这是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说的。洪老师从教师成为一个学者,与他的阅读,以及阅读与研究实验的紧密联结。我曾将洪老师的语文教学作了一个概括:洪氏语文。洪老师爱阅读,并且一语道出了阅读之境界。教师肯定要站在讲台前,而且要站稳、站好讲台。怎么样才能站稳、站好呢?洪老师希望我们站到书架上去。站到书架,一是意味着每天都要读书,与书为友,读书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二是意味着自己要著书立说,让自己的著作也在书架上,与那些作家、学者比肩;三是意味着自己成了一本书,成为一门课程,向学生展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教育的爱情故事里点燃学生生命的篝火

从站讲台站到书架上,去是一种高峰体验;再从书架上回到讲台前,是教育教学的一次跃升,好似脉管里换了一次血,生命的活力再次蓬勃。讲台前、书架上的归去来矣,好似一次生命的出发和回归,于是教师的教育五彩斑斓。

第四句话:“把眼睛当作手。”

这是大画家吴冠中说的。是的,睁开双眼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切,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手是工具,世上的一切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人们常常将这两种工具联系起来表达,比如眼明手快、手眼通天,等等。当然还有一个表述:眼高手低。大画家吴冠中对这一成语有不同的理解与阐述。他说,眼高手低,不一定是贬义词,画家一定要眼高,那也就是一定要有大事业、大格局、大见识、高境界,才会推动手去创造,手一定会“高”;而眼不高,手一定会低。眼高怎么才能让“手高”呢?那就是要把“眼睛当作手”。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性的追问:眼怎样才能高呢?答案是明确的:读天下书,行万里路——读书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让人志向高远。不难理解,在眼睛与手之间有个媒介:书。这里还隐藏着另一个问题:如果功利心过强,止于坐而论道,鄙薄劳动与实践,这样的“眼高”要不得。因此,反过来说,“手”也应当推动“眼”——眼光的改变。让我们把眼睛当作手吧,永远。

第五句话:阅读作为“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

这是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说的,说得精辟深刻。阅读关乎人类的记忆和人类生存发展,它犹如一个装置,具有保存性、启动性和生成性。它不是一个普通的装置,而是一种社会装置,具有大众性、历史性和未来性。可见,阅读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公民素养提升的必然规定性。这种社会装置处在有形与无形之中,也处在巨大的时空结构中,成为社会的有机体,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内容与方式。

有人描述了古罗马人阅读的情境:古罗马人将图书馆建成神庙的样子,不同的房间之间留有带屋顶的露台,人们可以在屋檐下边读书边聊天,把作者的智慧变为公共财富。由此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阅读即救赎”。这一理念把阅读推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至于日月星辰之下,至于历史的天空之下。我理解,学校也是一种社会装置,学校这一社会装置必然包含着阅读这一社会装置。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让学生担当起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重任。阅读,老师们,这是社会的责任啊,我们应当将它担当在肩。

以上五句话,可算作箴言,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阅读的理念、原则和方式。记住这五句话,可以有益终身阅读,指引教师成为优秀的阅读者和称职的点灯人。也许这正是我们阅读的爱情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30日 上午10:43
下一篇 2022年11月30日 上午11:25

相关推荐

  • 孩子期末成绩发圈

    孩子期末成绩发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最近,不少孩子家长的朋友圈都被一张成绩单截图所攻占,孩子的成绩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下降,心情难免会有些激动和焦虑…

    孩子教育 2024年9月20日
  • 中国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中国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家长教育小孩)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

    孩子教育 2022年12月1日
  • 十一岁孩子心理问题

    十一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这个年龄段,许多孩子也会经历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行…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10日
  • 中秋节因孩子只顾玩手机

    中秋节因孩子只顾玩手机,却没能注意到这起“果”! 这两天,大姑姐家迎来了外甥女秋季新学期的开学,同时赶上了中秋节也是在表姐这边的一个季节,表姐一直都是双职工家庭,一大家子一个人带着…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3日
  • 十几岁的孩子光玩手机怎么办呢

    十几岁的孩子光玩手机怎么办呢?这里有4种方法可以帮家长们缓解这种焦虑,从而帮助孩子远离手机,多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 让孩子了解手机是怎么发明的? 请大家下载百度APP,搜一搜“手机…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3日
  • 小女孩哭闹不上学

    小女孩哭闹不上学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生命体,最近发现一个小女孩经常哭闹着不上学。她的名字叫艾米,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 艾米的父母都很担心她,因为他们知道艾米经常在学校哭泣,并且不愿意…

    孩子教育 2024年8月25日
  • 孩子情绪不稳定不想上学?试试这些解决方法

    孩子情绪不稳定不想上学,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沮丧、无助和孤独,从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和社交生活。如果您的孩子不愿意上学,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法。 首先,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情绪不稳定可能…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16日
  • 初中生女孩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初中女生正处于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女孩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她们开始独立思考和判断,对权威和家庭规则提出了挑战。在这个时期,她们表现出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可能会给家庭和学校带来困…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22日
  • 郑渊洁孩子网瘾

    郑渊洁孩子网瘾严重,经常偷拿手机玩,郑渊洁“我该怎么办?” 郑渊洁家的小儿子是八五六岁的时候开始玩手机游戏的,他家的电视上瘾、游戏、网购,还经常逃学,叛逆到抓自己的眼镜,一查竟然是…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4日
  • 上网成瘾的表现

    上网成瘾的表现 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患有多种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适应障碍、自闭症等。 除了抑郁症外,这个也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