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知道的四条心理学规律(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
1、德西效应:经常奖励孩子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有些父母会用物质或金钱来奖励孩子。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必修的课程,国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是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的培养,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的家庭教育服务经验总结:家庭教育应实现三个目标:第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第二个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个孩子的完成学业,家长你认可吗?
例如对孩子承诺:“如果你这次考前10名,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玩具”等等。
家长们或许没有想到,这种不恰当的奖励机制如果过多的话,会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掉。
心理学上把这种奖励机制称为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找了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任何奖励;
进入第二阶段:一半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另一半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里,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的学生比有奖励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这说明:有奖励的学生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的学生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得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这个实验提醒我们:如果学习本身已经使孩子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奖励的话会适得其反。
一味的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奖励的方式,不能滥用奖励,避免“德西效应”。
教育学上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元,对他们说:“你们让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毛钱。
5毛钱孩子们觉得还可以,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毛钱。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毛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故事中的老人家很巧妙地将孩子们“为自己开心而玩”的内部动机,变成了“为了得到金钱而玩”的外部动机。
老人家用“金钱”这个因素来转化孩子们行为的动机。
同样,反映在孩子的学习上,如果经常在学习上奖励孩子各种物质,就会把孩子“为了自己兴趣而学习”变成了“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虽然喜欢看书,但成绩没有进步甚至倒退了。他们就会担心孩子跟不上学习,从而想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在学习上多花点心思。
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跟外在的物质条件关联在一起。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为了奖励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兴趣。
心理学家也并非要反对奖励,而是要适度的奖励。
另外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或健康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运动器械等。
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比如手机或一些奢侈品等会引起攀比心理的东西,则最好不要。
除了适当的奖励,父母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2、霍桑效应:积极的暗示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有一所国外的学校,在入学的时候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以智力测验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
结果有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
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
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或心理暗示,而引起成绩提高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父母不断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受到关注或注视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大大增加。
持续积极的暗示会让孩子学习有动力。
同样,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也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抖音上能看到很多家长在指导孩子做作业时被逼到崩溃的视频,甚至有的家长被气到高血压。
虽然这种画面观众看着觉得好玩,也能理解到家长的辛酸和难处, 但从心理学角度看,在学习期间经常出现负面情绪和消极暗示,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你想气死我吗”、“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家长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
可是,当孩子如果出现错误,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既让孩子意识到,又能有效地进行批评纠正?
3、超限效应:避免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批评之后要鼓励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指导孩子学习或写作业时,有时孩子写错题,父母经常会多次且重复地对同一件事批评,会说“这道题昨天就写错了今天怎么又错”类似的话语。
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另外,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难免只是看到他的错误然后不断进行指责,从而忽略了孩子已经改正的地方。这并非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方式。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先贬后褒”的方式。
比如先说孩子目前存在的错误,然后再告诉其进步的地方。对之前已经改正的错误,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表扬。
这样既能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知道自己是一直在进步的,从而更有信心去纠正剩下的错误。
写在最后:中国的父母真的非常不容易。一方面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无法给孩子理想的教育环境;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做得太过,剥夺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