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知道的四条心理学规律

父母一定要知道的四条心理学规律(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

1、德西效应:经常奖励孩子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有些父母会用物质或金钱来奖励孩子。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必修的课程,国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是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的培养,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的家庭教育服务经验总结:家庭教育应实现三个目标:第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第二个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个孩子的完成学业,家长你认可吗?

例如对孩子承诺:“如果你这次考前10名,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玩具”等等。

家长们或许没有想到,这种不恰当的奖励机制如果过多的话,会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掉。

心理学上把这种奖励机制称为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找了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任何奖励;

进入第二阶段:一半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另一半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里,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的学生比有奖励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这说明:有奖励的学生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的学生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得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这个实验提醒我们:如果学习本身已经使孩子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奖励的话会适得其反

一味的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奖励的方式,不能滥用奖励,避免“德西效应”。

 

教育学上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元,对他们说:“你们让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毛钱。

5毛钱孩子们觉得还可以,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毛钱。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毛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故事中的老人家很巧妙地将孩子们“为自己开心而玩”的内部动机,变成了“为了得到金钱而玩”的外部动机。

老人家用“金钱”这个因素来转化孩子们行为的动机。

同样,反映在孩子的学习上,如果经常在学习上奖励孩子各种物质,就会把孩子“为了自己兴趣而学习”变成了“为了物质奖励而学习”。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虽然喜欢看书,但成绩没有进步甚至倒退了。他们就会担心孩子跟不上学习,从而想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在学习上多花点心思。

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跟外在的物质条件关联在一起。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为了奖励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兴趣。

心理学家也并非要反对奖励,而是要适度的奖励

另外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或健康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运动器械等。

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比如手机或一些奢侈品等会引起攀比心理的东西,则最好不要。

除了适当的奖励,父母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2、霍桑效应:积极的暗示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有一所国外的学校,在入学的时候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以智力测验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

结果有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

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

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或心理暗示,而引起成绩提高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父母不断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受到关注或注视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大大增加。

持续积极的暗示会让孩子学习有动力。

同样,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也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抖音上能看到很多家长在指导孩子做作业时被逼到崩溃的视频,甚至有的家长被气到高血压。

虽然这种画面观众看着觉得好玩,也能理解到家长的辛酸和难处, 但从心理学角度看,在学习期间经常出现负面情绪和消极暗示,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你想气死我吗”、“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家长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

可是,当孩子如果出现错误,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既让孩子意识到,又能有效地进行批评纠正?

3、超限效应:避免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批评之后要鼓励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指导孩子学习或写作业时,有时孩子写错题,父母经常会多次且重复地对同一件事批评,会说“这道题昨天就写错了今天怎么又错”类似的话语。

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另外,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难免只是看到他的错误然后不断进行指责,从而忽略了孩子已经改正的地方。这并非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方式。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先贬后褒”的方式。

比如先说孩子目前存在的错误,然后再告诉其进步的地方。对之前已经改正的错误,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表扬。

这样既能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知道自己是一直在进步的,从而更有信心去纠正剩下的错误。

写在最后:中国的父母真的非常不容易。一方面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无法给孩子理想的教育环境;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做得太过,剥夺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30日 下午7:53
下一篇 2022年11月30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宣城孩子叛逆期

    宣城孩子叛逆期:家长需要理解并应对挑战 宣城孩子叛逆期是指青春期的开始,这是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探索自我、建立独立性的关键时期。然而,对于家长来说,理解和应对孩子的…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13日
  • 孩子手机学习时老玩手机咋办

    孩子手机学习时老玩手机咋办? 大家好,我是 正文讲到的我家孩子玩手机的故事。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4日
  • 宝妈带孩子玩手机

    宝妈带孩子玩手机,很多妈妈抱怨: “我家宝宝小时候真淘气,只要是孩子想玩的,就让他玩,不然一会儿拿走他的/她的!” “我家宝宝稍微一哭,她就又给手机看动画片了。”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日
  • 导师制是什么意思?(导师制是什么意思)

    导师制是什么意思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它旨在通过引入导师这个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导师通常是一位有经验和知识的教授或研究员,他们会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帮助他…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31日
  • 2024年安徽十大专科学校排名

    2024年安徽十大专科学校排名已经发布,以下是本次排名的详细信息: 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 安徽理工大学3. 安徽工业大学4. 安徽师范大学5. 安徽农业大学6. 安徽财经大学…

    孩子教育 2024年8月25日
  • 孩子天天在床上躺着

    孩子天天在床上躺着,这可能是许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然而,如果孩子长期躺在床上,这可能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长期躺在床上可能会导致身体发育落后。如果孩子长时间…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17日
  • 小班心理健康勇敢告诉老师

    小班心理健康勇敢告诉老师 在班级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性格和情况,而小班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年龄段,学生们正在经历身体和认知上的成长,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情感上的挑战。因此,…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14日
  • 孩子不听话有没有教育孩子的机构

    孩子不听话是许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有时,孩子们的行为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压力、情绪或智力问题引起的,而有时他们的行为可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因此,有没有教育孩子的机构成为…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18日
  • 怎样教育孩子不玩手机

    怎样教育孩子不玩手机?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遇到过这个问题: 一、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曾经建议: 2岁前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3-6岁可以适当使用手机,一天不要超半个小时…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2日
  • 孩子沉迷游戏 花费

    孩子沉迷游戏花费问题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孩子们沉迷于游戏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许多孩子沉迷于游戏,甚至忽略学业和其他重要的方面。这导致孩子们在成长中失去许多宝贵的机…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1日